山中久雨春将半,楼外啼莺日巳斜。
㩦尊自向苍苔坐,为惜枝头残杏花。
山中久雨春将半,楼外啼莺日巳斜。
㩦尊自向苍苔坐,为惜枝头残杏花。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山中久雨后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山中久雨春将半”,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山中因长时间的雨水而显得湿润,春天已过半,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楼外啼莺日巳斜”一句,通过黄莺的啼叫和夕阳的余晖,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机。
“㩦尊自向苍苔坐”,这里的“㩦尊”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他独自一人坐在长满青苔的石阶或地上,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通过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感慨。
最后一句“为惜枝头残杏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即将凋零的杏花的惋惜之情。杏花虽美,但终将随季节而逝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