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声声慢五首·其一》
《声声慢五首·其一》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牵萝人瘦,倚竹天寒,故山丛桂谁留。

赁庑依然,婿乡小隐风流。

菱花倩描冷黛,上眉痕、总带些愁。

愁细问、怕玉梅开矣,犹滞归舟。

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天际蘋鸿,而今也学莲鸥。

瑶琴听伊弹罢,醉金尊、我拂吴钩。

同证取,看五湖烟水,片席高秋。

(0)
鉴赏

这首《声声慢》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开篇“牵萝人瘦,倚竹天寒”,以自然景物的萧瑟映衬人物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接着“故山丛桂谁留”一句,直接点明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仿佛在询问着为何独留自己一人在此,无人陪伴。

“赁庑依然,婿乡小隐风流”则透露出主人公虽身处异乡,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风度和情调,这种自我安慰与坚持,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也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无奈接受。

“菱花倩描冷黛,上眉痕、总带些愁”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的愁绪比作菱花上的冷黛,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的深沉与难以言表。同时,“总带些愁”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愁细问、怕玉梅开矣,犹滞归舟”一句,通过想象中的玉梅花开预示着归期的到来,却因归舟滞留而未能实现,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则是主人公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十年的英名梦想似乎都已随风飘散,只能在夜晚的寒凉中独自叹息。

“天际蘋鸿,而今也学莲鸥”以蘋鸿(水鸟)学莲鸥,象征着主人公在异乡的生活状态,或许是在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是对过去生活的某种妥协。

“瑶琴听伊弹罢,醉金尊、我拂吴钩”展现了主人公在音乐与美酒中寻求慰藉,同时也暗示着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同证取,看五湖烟水,片席高秋”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声声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思念、挣扎与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婺州傅仁贽诗求见依韵和之

发燥始出游,心期结明主。

天方穷畸人,世不喜生语。

绝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独怜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竞趋声利途,孰蹈仁义轨。

寘之勿复道,作者敦窃比。

婺女宝气明,箕尾德星聚。

杂遝贡棘闱,高明识芝宇。

鉴衡付有司,尺度失奇士。

少需知我者,一第溷子耳。

瓠樗嗟无用,车斗可胜数。

老矣何能为,欿然徒自视。

安得善及人,共勉学为己。

(0)

疾革吟

有命更危亦不死,无命极医亦无效。

唯将以命听于天,此外谁能闲计较。

(0)

即事吟

生求媚于人,死求媚于鬼。

媚人幸富贵,媚鬼免罪戾。

生死虽殊途,人鬼岂异理。

哀哉过用心,妄意何时已。

(0)

名利吟

重之以名,见人之情。厚之以利,见人之意。

情意内也,内重则外轻。名利外也,内贱则外贵。

(0)

首尾吟·其一一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试时。

事体待谙然后信,人情非久莫能知。

同沾雨露蒿莱质,独出雪霜松柏姿。

见惯不如身历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春暮答人吟

相违经岁意何如,漫说为邻德不孤。

咫尺洛阳春已尽,过从能忆旧时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