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玉案.乙丑九月十九日登粤秀山》
《青玉案.乙丑九月十九日登粤秀山》全文
清 / 谈印梅   形式: 词  词牌: 青玉案

丹台石槛芙蓉顶。秋气爽、罗衣冷。

别有幽怀谁共领。

天涯风景,故园霜露,难遣登临兴。

林峦三竺应槛并。回首烟霞旧游境。

何处尘襟都洗净。

青山眼界,白云身世,一片斜阳磬。

(0)
鉴赏

这首《青玉案》描绘了作者在乙丑年九月十九日登粤秀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丹台石槛芙蓉顶”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高雅而清幽的境界,秋气爽朗,罗衣轻薄,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凉意。接下来,“别有幽怀谁共领”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深沉,似乎在寻找共鸣的灵魂。

“天涯风景,故园霜露,难遣登临兴”,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比远方的风景和家乡的霜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难以割舍的登高之乐。接着,“林峦三竺应槛并”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象,仿佛是三座佛寺与石阶并立,增添了宗教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回首烟霞旧游境”一句,诗人回望过去,那些烟霞缭绕的旧游之地,勾起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何处尘襟都洗净”则表达了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似乎都被洗涤一空。

最后,“青山眼界,白云身世,一片斜阳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青山环绕,白云飘渺,夕阳余晖洒落,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温暖的金色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系自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谈印梅
朝代:清

谈印梅,字湘卿,归安人。谈学庭次女,南河主簿孙亭昆均室。诗学得孙秋士先生指授,与姊印莲、夫族姑佩芬称归安三女史,有《菱湖三女史集》合刻。
猜你喜欢

玉华山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崙,一峰飘落如龙蹲。

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

惊湍瀑流飞辟历,松根巉岩裂石壁。

洞门昼闭不知深,仙人琼浆满杯碧。

饥鼯啼烟猿啸风,子规声哀愁满容。

山鸟嘤咛绕乔木,唯有黄鹤鸣噰噰。

翠华迢迢来避暑,飘然陵云欲轻举。

当时此地最清凉,九成翠微不足数。

玉鞘声断宫殿闲,大龙飞去髯难攀。

川峦如旧人事变,但见明月留空山。

(0)

浣溪沙·其一

楼下西流水拍堤。楼头日日望春归。

雪晴风静燕来迟。

留得梅花供半额,要将杨叶画新眉。

莫教辜负早春时。

(0)

五言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

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0)

疏梅二首·其一

疏梅落寒晴,高柳暗春夕。

低星上苍寒,远钟韵澄寂。

颇私朝市间,更得阛阓僻。

且复罢经过,深泥溅马臆。

(0)

次韵苏公武昌西山

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

脱遗簪笏玩杖屦,招揖鱼鸟营池台。

西山寂寥旧风月,百年石樽埋古埃。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馀黄土堆。

但传言语古味在,一勺玄酒藏山罍。

邓公叹息为摩抚,重刻文字苍崖隈。

五年见尽江上客,两屐踏遍空山苔。

谢公富贵知不免,醉眼来为苍生开。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

横翔相与顾鸿雁,宝剑再合张与雷。

山猿涧鸟汝勿怨,天遣两公聊一来。

岂如屈贾终不遇,诗赋长遣后人哀。

(0)

题画.渔舟

秋水秋空一样明,柳阴不系小舟轻。

玉堂金马非吾梦,月色芦花同醉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