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石槛芙蓉顶。秋气爽、罗衣冷。
别有幽怀谁共领。
天涯风景,故园霜露,难遣登临兴。
林峦三竺应槛并。回首烟霞旧游境。
何处尘襟都洗净。
青山眼界,白云身世,一片斜阳磬。
丹台石槛芙蓉顶。秋气爽、罗衣冷。
别有幽怀谁共领。
天涯风景,故园霜露,难遣登临兴。
林峦三竺应槛并。回首烟霞旧游境。
何处尘襟都洗净。
青山眼界,白云身世,一片斜阳磬。
这首《青玉案》描绘了作者在乙丑年九月十九日登粤秀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丹台石槛芙蓉顶”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高雅而清幽的境界,秋气爽朗,罗衣轻薄,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凉意。接下来,“别有幽怀谁共领”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深沉,似乎在寻找共鸣的灵魂。
“天涯风景,故园霜露,难遣登临兴”,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比远方的风景和家乡的霜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难以割舍的登高之乐。接着,“林峦三竺应槛并”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象,仿佛是三座佛寺与石阶并立,增添了宗教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回首烟霞旧游境”一句,诗人回望过去,那些烟霞缭绕的旧游之地,勾起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何处尘襟都洗净”则表达了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似乎都被洗涤一空。
最后,“青山眼界,白云身世,一片斜阳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青山环绕,白云飘渺,夕阳余晖洒落,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温暖的金色覆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系自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崙,一峰飘落如龙蹲。
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
惊湍瀑流飞辟历,松根巉岩裂石壁。
洞门昼闭不知深,仙人琼浆满杯碧。
饥鼯啼烟猿啸风,子规声哀愁满容。
山鸟嘤咛绕乔木,唯有黄鹤鸣噰噰。
翠华迢迢来避暑,飘然陵云欲轻举。
当时此地最清凉,九成翠微不足数。
玉鞘声断宫殿闲,大龙飞去髯难攀。
川峦如旧人事变,但见明月留空山。
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
脱遗簪笏玩杖屦,招揖鱼鸟营池台。
西山寂寥旧风月,百年石樽埋古埃。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馀黄土堆。
但传言语古味在,一勺玄酒藏山罍。
邓公叹息为摩抚,重刻文字苍崖隈。
五年见尽江上客,两屐踏遍空山苔。
谢公富贵知不免,醉眼来为苍生开。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
横翔相与顾鸿雁,宝剑再合张与雷。
山猿涧鸟汝勿怨,天遣两公聊一来。
岂如屈贾终不遇,诗赋长遣后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