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活计都消尽,锥地殊无付子孙。
撒手便辞青嶂去,翛然却返白云村。
平生活计都消尽,锥地殊无付子孙。
撒手便辞青嶂去,翛然却返白云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王汝弼即将离任宣教职务的送别之情。首句"平生活计都消尽"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生活的感慨,可能暗示了他为官生涯的辛劳和清贫。"锥地殊无付子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没有留下多少物质财富给后代,更注重精神与品德的传承。
后两句"撒手便辞青嶂去,翛然却返白云村"则充满了诗意,"青嶂"象征仕途的高山,"白云村"则代表隐逸的田园生活。诗人以潇洒自如的"翛然"一词,赞美友人能放下俗务,回归自然,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赠别诗,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赞赏。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
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
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
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
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
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