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岭岧峣十九盘,翠华当日驻层峦。
惯听羯鼓花前鹿,争舞霓裳月里鸾。
函谷东开无复夜,雪山西顾不胜寒。
可怜一派汤泉在,国耻千年洗未乾。
绣岭岧峣十九盘,翠华当日驻层峦。
惯听羯鼓花前鹿,争舞霓裳月里鸾。
函谷东开无复夜,雪山西顾不胜寒。
可怜一派汤泉在,国耻千年洗未乾。
这首《骊山怀古》由明代诗人殷奎所作,通过对骊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深沉感慨与对国家耻辱的深切反思。
首句“绣岭岧峣十九盘”,以“绣岭”形容骊山的美丽,以“岧峣”描绘其高峻,通过“十九盘”的曲折山路,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探索的艰难。接下来,“翠华当日驻层峦”一句,借“翠华”象征帝王的威仪,描述了昔日皇帝巡游骊山的情景,暗示了权力与荣耀的过往。
“惯听羯鼓花前鹿,争舞霓裳月里鸾”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场景生动化。羯鼓声与鹿的悠闲,霓裳曲与鸾鸟的舞蹈,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历史画卷,既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愉,也暗含了权力更迭的无奈与悲凉。
“函谷东开无复夜,雪山西顾不胜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函谷关的开启与关闭,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命运;而“雪山西顾不胜寒”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深深忧虑。
最后,“可怜一派汤泉在,国耻千年洗未乾”两句,以汤泉为喻,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对国家耻辱的铭记。汤泉虽在,但千年国耻却难以洗净,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骊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历史厚度的佳作。
中宵赤日遵黄道。枕外仪璘会鹏岛。
珠树茏葱冬不老。朱明洞晓碧鸡报。
却忆梅花清梦好。太虚无声自今古。
灵籁胡然起林莽。天地中和何可谱。
夜乐池喧浴凤舞。夔且无之况其辅。
飞云如盖须臾高。铁桥石鼓皆周遭。
笑骑麒麟行九皋。安期迎我醉酥醪。
浩歌绿水扬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