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谷中兰,蔚蔚陂上芩。
幸以芬芳发,及此雨露深。
微生守岩壑,敢望嘉树林。
白鹤不下食,黄雀毋见侵。
修翮谁能铩,一举西山岑。
西山采薇客,可以喻我心。
萋萋谷中兰,蔚蔚陂上芩。
幸以芬芳发,及此雨露深。
微生守岩壑,敢望嘉树林。
白鹤不下食,黄雀毋见侵。
修翮谁能铩,一举西山岑。
西山采薇客,可以喻我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洁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洁品质的向往。
首句“萋萋谷中兰,蔚蔚陂上芩”以“兰”与“芩”两种植物起笔,分别代表了幽谷中的兰花和陂岸上的黄芩,用以象征高洁与坚韧的生命力。接着,“幸以芬芳发,及此雨露深”则表达了这些植物在雨露滋润下绽放出美丽芬芳的幸运,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追求。
“微生守岩壑,敢望嘉树林”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生于幽谷,却不敢奢望生长于繁茂的佳木之中,流露出一种谦逊而又不失志向的情怀。
“白鹤不下食,黄雀毋见侵”运用了象征手法,白鹤象征着高洁与不食人间烟火,黄雀则可能代表世俗的诱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高洁品质的坚持,不为外界诱惑所动的决心。
“修翮谁能铩,一举西山岑”中的“修翮”指的是展翅高飞的鸟儿,暗示着诗人渴望自由飞翔的心愿。“谁能铩”表达了对束缚与限制的反感,“一举西山岑”则预示着诗人追求自由与高远目标的决心。
最后,“西山采薇客,可以喻我心”借用《诗经》中的典故,将自己比作采薇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向往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
山夹深江入海涛,扁舟来往未云劳。
新松倚岸疑阴浅,短杖随身怯路高。
塔顶千灯明昨夜,天中孤月待吾曹。
却缘惮暑参差甚,虚阁谁飞白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