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道中》
《白云道中》全文
宋 / 郑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翠璧连环三百里,行人不奈爱山何。

莫辞下马寻云径,前到淮西尘已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yúndàozhōng
sòng / zhèngxiè

cuìliánhuánsānbǎixíngrénnàiàishān

xiàxúnyúnjìngqiándàohuái西chénduō

注释
翠璧:形容绿色的山脉如碧玉般美丽。
连环三百里:形容山脉绵延不绝,长达三百里。
行人:指路上行走的人。
爱山何:对山的热爱之情。
莫辞:不要推辞,表示劝告。
下马:从马上下来,准备步行。
寻云径:沿着云雾缭绕的小路前行。
淮西:地理位置,可能指的是淮河西部地区。
尘已多:路上风尘很大,暗示旅途艰辛。
翻译
翠绿的玉璧连绵三百里,行人心中对山的喜爱难以抵挡。
不要推辞,下马沿着云雾小路探寻,前方到了淮西,路上的风尘已经很多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以"翠璧连环三百里"开篇,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连绵三百里的翠绿山脉,如同碧玉般的连环画卷,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行人不奈爱山何",暗示了行人心中对美景的深深留恋,甚至无法抗拒想要亲近山林的冲动。

接下来,诗人劝告行人不妨"莫辞下马寻云径",即停下匆忙的脚步,沿着蜿蜒的云径深入山中,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清新。然而,诗人又提醒说"前到淮西尘已多",暗示山外的世界可能并非如眼前这般纯净,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或许已经侵扰到了山的边缘。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的清幽与世间的尘俗,寄寓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郑獬的笔触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郑獬
朝代:宋   号:云谷   籍贯:虔化   生辰:1022——1072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出褒谷

七日陈仓路,真如秉烛行。

连峰乍羁勒,一径忽通明。

鸟下氐羌阔,山开陇汉平。

回头云树合,天半杜鹃声。

(0)

杂感·其一

识得刘郎才气无,长年侧目看江湖。

未应入世驯龙性,也复论交到狗屠。

落日弯弧金筈瘦,牢愁呼饮酒钱粗。

布衣不合饥寒死,一寸雄心敌万夫。

(0)

鹊桥仙.吉祥草花

残脂一簇,蔫红一串,缀得秋容忒小。

苔阶风雨见无人,随意做、閒花幽草。

娇难插鬓,香难喷鼻,羞比紫萸朱蓼。

祇因些子事关心,借好谶、墙阴亲拗。

(0)

月华清.十八夜月·其六

东望苍茫,来何迟也,夜寒独立搔首。

为损容颜,懒又邀人杯酒。

料此际、虎阜笙歌,尽今夕、翠樽红袖。知否。

是吴姬赏月,怕迟十九。恰应潮生日候。

有蚌彩涵波,舒光欲斗。一样清辉,觉道盘痕减旧。

感秋气、不耐繁华,偏积下、三分消瘦。今后。

漫随人冷澹,更阑独守。

(0)

疏影.咏梅为友悼亡

东风太恶。惯弄香簸粉,吹到妆阁。

瘦损花神,乍转冰魂,潘鬓休教染著。

当年素手斜阳里,笑画意、折枝衫薄。

怪寻常、一样时光,锁断绮窗珠箔。

惆怅芳容去后,小庭但剩下,无数霜萼。

笛里吹残,尚带春寒,人不如春有脚。

更阑月、转郎眠处,幸早赴、罗浮前约。

梦醒时、软尽刚肠,怕想额边花落。

(0)

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五

碧箪痕平。兔华斜映彀幮明。

偎贴枕屏松鬓尾,双眸水。盼得人羞抽臂起。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