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璧连环三百里,行人不奈爱山何。
莫辞下马寻云径,前到淮西尘已多。
翠璧连环三百里,行人不奈爱山何。
莫辞下马寻云径,前到淮西尘已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以"翠璧连环三百里"开篇,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连绵三百里的翠绿山脉,如同碧玉般的连环画卷,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行人不奈爱山何",暗示了行人心中对美景的深深留恋,甚至无法抗拒想要亲近山林的冲动。
接下来,诗人劝告行人不妨"莫辞下马寻云径",即停下匆忙的脚步,沿着蜿蜒的云径深入山中,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清新。然而,诗人又提醒说"前到淮西尘已多",暗示山外的世界可能并非如眼前这般纯净,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或许已经侵扰到了山的边缘。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的清幽与世间的尘俗,寄寓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郑獬的笔触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东望苍茫,来何迟也,夜寒独立搔首。
为损容颜,懒又邀人杯酒。
料此际、虎阜笙歌,尽今夕、翠樽红袖。知否。
是吴姬赏月,怕迟十九。恰应潮生日候。
有蚌彩涵波,舒光欲斗。一样清辉,觉道盘痕减旧。
感秋气、不耐繁华,偏积下、三分消瘦。今后。
漫随人冷澹,更阑独守。
东风太恶。惯弄香簸粉,吹到妆阁。
瘦损花神,乍转冰魂,潘鬓休教染著。
当年素手斜阳里,笑画意、折枝衫薄。
怪寻常、一样时光,锁断绮窗珠箔。
惆怅芳容去后,小庭但剩下,无数霜萼。
笛里吹残,尚带春寒,人不如春有脚。
更阑月、转郎眠处,幸早赴、罗浮前约。
梦醒时、软尽刚肠,怕想额边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