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紫陌走骅骝,何似咸阳纵冶游。
校猎忽经平乐馆,斗鸡还过富平侯。
霓裳写月初停拍,绮阁临春尽上钩。
愁极杜陵惟谩兴,新蒲细柳满河洲。
东风紫陌走骅骝,何似咸阳纵冶游。
校猎忽经平乐馆,斗鸡还过富平侯。
霓裳写月初停拍,绮阁临春尽上钩。
愁极杜陵惟谩兴,新蒲细柳满河洲。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其一)》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乐图景。首句“东风紫陌走骅骝”以东风拂过繁华的街道,骏马奔驰为画面开篇,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活力。接着,“何似咸阳纵冶游”暗示了诗人对昔日秦朝繁华盛世的想象,与现实中的春游形成对比。
“校猎忽经平乐馆,斗鸡还过富平侯”两句通过描绘校猎和斗鸡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热闹与欢乐,平乐馆和平乐侯都寓指当时的游乐场所,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闲适生活。月夜下,“霓裳写月”描绘了音乐与月色的交融,而“初停拍”则暗示了宴饮的暂停,为下文留白。
“绮阁临春尽上钩”转而写女子们在春意盎然中登楼远眺,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闺愁。最后,“愁极杜陵惟谩兴,新蒲细柳满河洲”以杜陵的典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新蒲细柳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满眼的春色却只能引发更多的愁绪,给全诗增添了一抹哀婉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游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代士人春日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既有欢愉,也有淡淡的哀愁。
朝出洛阳城,暮投函关道。
函关日落行人稀,满目黄云暗秋草。
此地古来西属秦,崩城败壁犹嶙峋。
牛车冉冉行不尽,更愁怪石摧车轮。
关门老子去已远,吾生学道嗟何晚。
紫气犹经旧路迷,青牛不见当时返。
只今豺虎正纵横,羽檄星驰大点兵。
徼巡司?督责苦,关下居民日夕惊。
疏林渐指新安麓,夜火人归茅店宿。
鸡鸣客起四散分,令人忽忆孟尝君。
西山有佳麓,美人好爰居。
一椽宜偃蹇,半亩常纡徐。
蔬药剩雨畦,稻粱足和畬。
缥囊贮蝌斗,牙签栖蠹鱼。
岂羡邺侯架,争讶孔明庐。
挥毫临太玄,闭门悟潜虚。
龙卧及脩义,无乃时与俱。
披烟露华采,凌空脱泥淤。
物滞固有化,至理斯乘除。
愿言早致力,无徒惜居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