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民生庶,金堤祖制垂。
来巡期善守,底绩贵无为。
持正裁浮议,开诚集众思。
问予何训示,志在五言诗。
泽国民生庶,金堤祖制垂。
来巡期善守,底绩贵无为。
持正裁浮议,开诚集众思。
问予何训示,志在五言诗。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阅河示总督高斌》。全诗以阅河之事为背景,向总督高斌展示了治理国家的智慧与策略。
首句“泽国民生庶”,开篇即强调了君主对于百姓福祉的关怀,如同滋润大地的甘露,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接下来,“金堤祖制垂”则进一步阐述了稳固国家根基的重要性,如同坚固的堤坝,守护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来巡期善守,底绩贵无为。”这两句表达了君主巡视的目的在于监督官员是否恪尽职守,同时也强调了治理国家应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即通过合理的制度与政策,让国家自然发展,而非过度干预。
“持正裁浮议,开诚集众思。”这两句则指出,作为领导者,应当坚持公正,裁决那些不实或浮夸的意见,同时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以求得最佳决策。
最后,“问予何训示,志在五言诗。”这一句以提问的方式结束,既是对高斌的询问,也是对读者的启发,表明了乾隆皇帝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的治国理念和哲学思考,旨在引导人们追求简洁、真实与和谐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深邃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密雪松桂寒,书窗导馀清。
风撼冰玉碎,阶前琴磬声。
榻静几砚洁,帙散缣缃明。
高论展僧肇,精言资巩生。
立意加玄虚,析理分纵横。
万化悉在我,一物安能惊。
江海何所动,丘山常自平。
迟速不相阂,后先徒起争。
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
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
蕴微道超忽,剖镫音泠泠。
纸上掣牢键,舌端摇利兵。
圆澈保直性,客尘排妄情。
有住即非住,无行即是行。
疏越舍朱弦,哇淫鄙秦筝。
淡薄贵无味,羊斟惭大羹。
洪远包乾坤,幽窅潜沈冥。
罔烦跬步举,顿达万里程。
庐远尚莫晓,隐留曾误听。
直须持妙说,共诣毗耶城。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