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
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
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
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
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
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
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
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
一酌呼吾人,甘酸渍崖蜜。
人生鲜知味,相饷不可失。
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
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
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
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
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
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
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
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
一酌呼吾人,甘酸渍崖蜜。
人生鲜知味,相饷不可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二十七日种植木瓜树的情景,以及对木瓜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瓜树从种植到成长的过程,以及其果实的美味与价值。
首句“三峰真奥区,陆海富佳实”以山峰和海洋为喻,形容木瓜生长之地的丰富与美好。接着“此物冠九州,未数梨与栗”表达了木瓜的珍贵与独特,将其与梨、栗等常见水果相比较,突出其非凡之处。
“园丁力扶持,璀璨成妙质”赞颂了园丁的辛勤劳动,使木瓜树得以茁壮成长,展现出其独特的品质。“镂花淹宿露,红晕生晚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瓜树在露水和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其自然之美。
“玉颜醉自赪,丰肌滑仍密”将木瓜比作美人的脸庞,以其色泽和质地来赞美木瓜的诱人魅力。“风味照盘飧,名字愈痹疾”强调了木瓜的美味,不仅令人食欲大增,其名字也因其独特而广为人知。
“卫侯报琼瑶,盛德岂埋没”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木瓜价值的认可与推崇,暗示其不仅美味,还具有高尚的品德。“野人献根株,春雨助芽蘖”描述了人们对于木瓜的喜爱与尊重,以及自然界的帮助使其生长。
最后,“何当垂露颗,照眼行突兀”表达了对木瓜果实成熟时的期待与想象,以及其在视觉上的震撼。“畴敢与荔子,飞电争置驿”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木瓜的独特地位。“况复具苞苴,缄封钻巨室”则体现了人们对木瓜的珍视,将其视为珍贵之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木瓜的美味与价值,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辛勤劳动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若有人兮控紫烟,骖白鹤兮翳青莲。
霓桥恍其在目,步沧浪而上天。
思邀之兮河无梁,身造之兮天一方。
山兮嵂屼,水兮漩涓。
重岩昼冥不见日,惊波夕动心徒然。
春已暮兮草已萋,猿狖叫兮风凄凄。
将仙人之共处,何王孙之未归。
山中兮白露滴,岩花兮月如素。
沐余发于咸池,骋余足于天路。虎鼓瑟,鸾率舞。
山冉冉其来云,天淫淫而欲雨。
呼赤松兮摩其颠,召方平兮枕其股。
天为盖兮地为舆,授丹经兮录素书。
将归息乎阆风之苑,又底迹乎赤城之居。
日既夕兮倚山阿,守空垆兮岁月多。
使蓬莱可得而至兮,吾又何惮夫渺漭之风波。
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
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
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
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
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
沧浪月为牛渚月,租船何夜傍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