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
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
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
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
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
沧浪月为牛渚月,租船何夜傍江干。
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
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
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
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
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
沧浪月为牛渚月,租船何夜傍江干。
这首诗描绘了胡襟寰中丞的显赫地位与威仪,以及其对管辖区域的深远影响。开篇“中丞鹊印近登坛”,以“鹊印”象征高官身份,暗示胡中丞近来晋升,权力与威望显著提升。“白钺彤弓映豸冠”,通过兵器和官帽的描述,进一步强调其军事与行政的双重角色。
接着,“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展现了胡中丞在朝廷内处理政务的精明干练,以及对外领兵作战的勇猛果敢。接下来的“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运用历史典故,巧妙地将胡中丞所管辖的广阔地域比作复杂多变的地形,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也暗喻管理的难度与挑战。
“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两句,赞美胡中丞对管辖区域的治理有方,使得千里江山得以安宁,江汉之水不再泛滥。接下来的“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百姓在胡中丞治理下的和谐景象,如同音乐与舞蹈般有序而欢快。
“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则进一步展现胡中丞深受民众爱戴,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对他充满敬仰之情。最后,“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表达了对胡中丞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都能享受生活、治理国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他忙碌的工作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胡中丞个人形象、治绩、与民众关系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观的渲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治国图景,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白也真天才,变化如神虬。
生平耻龌龊,迈往隘九州。
词林昔供奉,天子宠渥优。
一朝被谗搆,斥远金殿头。
高情与逸思,芥带弗少留。
供奉非公荣,夜郎非公忧。
诗笔驱万象,醉眼轻王侯。
晞发扶桑巅,濯足沧海流。
今古等一瞬,天地同一沤。
以兹昔人言,谓公似庄周。
公去几阅世,公名重千秋。
谁云公则亡,神爽八极游。
蓬壶隔弱水,浩荡不可求。
缅怀旧行踪,使我心悠悠。
幽斋耿枯坐,省心一炉香。
四十七年非,往事空茫茫。
我有绿绮琴,转弦调清商。
心绪纷如丝,掩抑不成章。
翩翩南来雁,嗷嗷云外翔。
为予吐哀音,黯黯增离伤。
我有素心人,远在天一方。
安得与俱来,执手语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