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秋月喜晴理之常,谁知竟有厌晴事。

望前犹虑雨为霖,但得云閒斯满意。

侵寻不雨才过旬,山田觉旱尘沙翳。

禾黍秀实纵无妨,荞菜待泽已憔悴。

更缱京国况如何,驿章颇报西成遂。

远慰付之疑信半,近愁切以朝夕对。

何处敢懈勤民心,祗期嘉霔及时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思考。首句“秋月喜晴理之常”,点明了秋天月夜的宁静与晴朗,是自然规律中的寻常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静。

接着,“谁知竟有厌晴事”一句转折,引出诗人对晴天的复杂情感,揭示了在特定情境下,晴天也可能带来烦恼或忧虑。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与复杂性。

“望前犹虑雨为霖,但得云閒斯满意”两句,描述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与满足感。在干旱时期,人们渴望雨水滋润大地,使得庄稼得以生长,这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感激之情。

“侵寻不雨才过旬,山田觉旱尘沙翳”则展示了长时间无雨带来的严重后果,山田因缺水而显得荒芜,尘沙弥漫,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禾黍秀实纵无妨,荞菜待泽已憔悴”进一步说明了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强调了水资源分配的重要性。禾黍虽能适应较干旱的环境,但荞菜等作物却因缺水而枯萎,突出了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的关键作用。

“更缱京国况如何,驿章颇报西成遂”两句转而关注京城的情况,通过驿站传递的信息,表达了对西部地区丰收的欣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整体农业状况的关注。

“远慰付之疑信半,近愁切以朝夕对”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不确定性和对眼前问题的深切忧虑,体现了其作为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最后,“何处敢懈勤民心,祗期嘉霔及时赐”表达了诗人决心不辞辛劳,致力于改善民众生活,期盼适时的降雨能够带来丰收,体现了其积极的治国理念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农业、民生以及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作为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君主的高尚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三合驿

荔枝子结虫窠绿,倒黏花开女脸红。

望见石城三合驿,便分岐路广西东。

(0)

牧羊

羔羊不受秣,呦呦索晨牧。

稚子惧出门,动与虎狼触。

垂鞭不敢前,常向风雨哭。

我老轻其生,仗策入幽谷。

原平散漫食,径狭相追逐。

霜馀野草白,沙寒山水绿。

荒磴随渔樵,深林杂麋鹿。

读书坐磐石,摴蒱向皋陆。

为感蒙庄言,归涂不可暮。

(0)

小梅花二首·其二将进酒

六国扰。三秦埽。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

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阳真得杯中趣。

身到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二豪侍侧,刘伶初未醒。

(0)

送李执刚致仕归洛

漕计中兴属老成,引年陈请独峥嵘。

果能办此公真勇,爱莫留之我怆情。

尘坌恐惊黄鹄举,烟波不负白鸥盟。

洛阳去去春如锦,昼日神仙看地行。

(0)

友人出示河津龙门图·其一

河山莽苍合,回抱夏王宫。

地拔双峰表,天开一罅中。

风云雄气象,笔墨辟鸿蒙。

千古文章在,如逢太史公。

(0)

出宁羌马上漫成

乱鸦散尽晓烟浓,马首青横剑外峰。

斥堠东连秦锁钥,雍梁西界汉提封。

天边鸟道秋无际,云里猿声树万重。

极目黎城何处是,西风寂寂下高舂。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