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一画开天象,保氏先教识六书。
笔势须知贵严正,好将功力足三馀。
奎文一画开天象,保氏先教识六书。
笔势须知贵严正,好将功力足三馀。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名为《途中览皇太子仿书以示之》。诗中蕴含了对教育和书法艺术的深刻见解。
首句“奎文一画开天象”,以“奎文”象征学问与智慧的源泉,通过“一画”开天象,寓意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如同宇宙的诞生,从一个点开始,逐渐扩展至无垠。这既是对教育重要性的强调,也是对知识传承的赞美。
次句“保氏先教识六书”,引用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保氏”角色,负责教授文字知识,特别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基本原理。这句话强调了文字学习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以及早期教育对于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句“笔势须知贵严正”,强调书法创作中笔法的重要性,指出书写时应注重笔势的严谨与端正。这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尊重,也隐含着对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的期望,即无论从事何种技艺,都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最后一句“好将功力足三馀”,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空闲时间(三馀,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进行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修养。这句话体现了勤勉不息、善用时间的精神,是对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教育和艺术的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个人修为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君主对国家文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接福催题,行台列戏,岁时能记乡土。
旧游无梦寻踪,暇日有松闭户。
葭灰竹管,是静里知窥春处。
更底事词笔干卿,看取水痕烟缕。
寒日短烛迎俊句。清夜永酒浇孤绪。
岁朝十日催人,笛月几番问侣。
江南花早,渐次第明年听雨。
正好鸟唤起春来,切莫又呼春去。
衩腰瘦。从经细雨斜风,损比秋柳。黛痕迷远岫。
妒煞扫眉,还记纤手。流华逝久。也梦入、绿阴盈亩。
目极春光缭绕,漫赢得不成眠,祗沈吟搔首。
凝想浪翻翠袖。空悬玉镜,孤负天生秀。
慧眸波一溜。怕说当初,心盟时候。相思话旧。
但索解、清愁浇酒。倚著琼箫倦奏。
正情切,月来迟,云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