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荔子说莆中,阙下奇包又不同。
正向铃斋想风味,夺先人送夺先红。
闽中荔子说莆中,阙下奇包又不同。
正向铃斋想风味,夺先人送夺先红。
这首《荔支七绝·夺先红》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与价值。
首句“闽中荔子说莆中”,开篇点明了荔枝产地,将读者引入到福建莆田这一荔枝盛产之地。接着,“阙下奇包又不同”一句,不仅提到了荔枝在京城(阙下)的特殊包装,更暗示了荔枝作为贡品的独特地位和不凡之处。
“正向铃斋想风味”,诗人想象着在官署(铃斋)品尝荔枝的情景,通过“想风味”三字,生动地勾勒出荔枝的诱人香气和口感,激发了读者的味觉想象。
最后,“夺先人送夺先红”一句,以“夺先”二字强调了荔枝的珍贵和抢手,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荔枝品质的赞赏和对送礼者用心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荔枝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风味,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水果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独特价值的认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荔枝的美味与珍贵,也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特产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望秋似即鹿,以旱同无虞。
忽殄蕴虫虫,屏翳腾龙鱼。
乃合霢霂雨,凉气吹髯须。
未必便滂沛,且掩羲和车。
高田土生烟,稿禾仍盼苏。
泽陂未萎稻,引根勿踌蹰。
一或荐清庙,犹与丰年俱。
忆昨岁巨浸,流潦恒满衢。
庶士宅一廛,下农田一区。
彼此灶产蛙,潭蛟为饥驱。
至今殍死鬼,夜夜哭其庐。
朅来获一饱,焉知阴惨舒?
焦原赤欲烧,政不妨官租。
民输谅有几,廪收长有馀。
盗臣被华衮,我口何由糊?
悲歌等恸哭,激烈谁非夫?
葱肆不嗅荤,荜门惟习静。
何此枉飞佩,诸君森相映。
方惭乏词锋,安知堕语阱?
酒杯浅于脐,楼居小如磬。
敢云谐谑欢,遂忘跪跽敬。
飞花落砚席,轻云拂麈柄。
舍坐或屡舞,分题各成咏。
莫非江海士,行应丘园聘。
顾我拓飞蓬,更春不复盛。
假如湛诚痴,何嫌宪非病?
相会苟不乐,明朝雪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