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陈制帅子华二首·其一》
《见陈制帅子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罗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北山老子勉斋翁,总把经纶付我公。

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

五溪衣服桑麻尽,万里东南烟火空。

直待此行料理著,却镌歌颂对闽中。

(0)
注释
老子:古代哲学家,这里指有智慧的长者。
勉斋翁:可能是作者对某位老者的尊称。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
我公:对对方的敬称,指代勉斋翁。
胸次:内心,胸膛之中。
杲日:明亮的太阳,比喻智慧或才华。
兵前:战争之前,暗示和平时期。
春风:比喻和煦的氛围或政策。
五溪:古代地名,泛指偏远地区。
东南:中国东南方向,可能指特定区域。
烟火空:形容人烟稀少,烟火气消失。
料理:安排,处理。
镌:雕刻,这里指刻碑纪念。
闽中:福建省的古称。
翻译
北山的老子勉励斋翁,将治国方略全托付给我。
他的胸中满载诗书,如同明亮的太阳,战争前的草木似乎也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五溪之地的衣物和麻织品都已充足,广阔的东南地区烟火气尽显繁华。
直到这次行程结束,一切都安排妥当,我将返回闽中,刻下赞美之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椅的作品,题为《见陈制帅子华二首(其一)》。诗中,罗椅以“北山老子勉斋翁”起笔,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我公”,表达了对陈制帅子华的期许和鼓励。接下来的两句“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赞美了陈子华饱读诗书,有如明亮的太阳照耀,他的到来能给战地带来生机与活力。诗人接着描述了五溪之地的民生改善,“五溪衣服桑麻尽”,意味着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到提升,而“万里东南烟火空”则象征着东南地区的繁荣景象。最后,诗人期待陈子华此次出行能取得成功,并表示将来会镌刻歌颂他的事迹,以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对陈子华的赞赏和对其治政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对地方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罗椅
朝代:宋

罗椅(1214—1292) 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远,号涧谷(一作间谷)。宋宝佑丙辰(1256)以“四贡元”著,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进士,知赣州信丰县。选潭州军学教授,占籍茶陵,后擢京榷提举,朝请大夫,迁监察御使。时贾似道专权蔽主,椅上书直言,遭报复。公以国事不可为,忧郁成疾,往来潭、吉间,茶陵乃必经之地,竟爱上茶陵的云山洣水,宋景炎丁丑(1277)以疾卒于署。
猜你喜欢

泛月·其二

扁舟又泛今宵月,一梦还思旧岁人。

正待寻欢期适兴,无端即景更伤神。

(0)

初夏香山杂咏·其五

步入仙岩药草芬,钟声时隔碧峰闻。

茶烟一缕才升鼎,冉冉铺空便作云。

(0)

玉瓮为金元旧物嗣沦没古刹中以贮菜齑后购得仍于承光殿前为起一小亭置之并命内廷翰林等各赋一诗即刻于楹柱偶幸承光殿复成是篇

几年萧寺伴寒齑,仍置承光焕彩霓。

梦觉金源成故迹,声腾玉署艳新题。

若为巧合延津畔,竟得天全露掌西。

松杪照来千载月,夜凉依旧景凄凄。

(0)

冬夜难为晓,山中晓益迟。

鸡鸣谷响答,月落树阴移。

秉烛观书罢,临轩问政时。

独思夙兴者,毋乃太奔疲。

(0)

香山驻跸

畅春问安回,玉泉少留塈。

卫士已传餐,吉人亦陈事。

香山十里近,一驻清秋跸。

阅时景顿殊,谋目神堪遂。

惨淡与晶明,一气为之帅。

触境发清机,写心托幽寄。

(0)

夜雨·其二

枕簟生寒杳漏壶,繁声惟觉厌庭梧。

欲成假寐参疑信,知复今宵有梦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