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纷变态,兹道长若兹。
处世或穷达,否泰各有时。
岂无磨与涅,贵在不磷缁。
达人乃大观,曲士多致疑。
所以古圣贤,立此垂世辞。
慇勤论出处,欲使学者思。
周公尚居东,仲尼岂余欺。
愈钝久乃利,臲卼当安之。
我亦道穷者,欲赋鸱鸮诗。
古今纷变态,兹道长若兹。
处世或穷达,否泰各有时。
岂无磨与涅,贵在不磷缁。
达人乃大观,曲士多致疑。
所以古圣贤,立此垂世辞。
慇勤论出处,欲使学者思。
周公尚居东,仲尼岂余欺。
愈钝久乃利,臲卼当安之。
我亦道穷者,欲赋鸱鸮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拟古九首》中的第七首。诗中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以及面对不同境遇时的态度。诗人引用了“古今纷变态,兹道长若兹”来表达世间万物变化无常,而遵循的道却恒久不变。接着,“处世或穷达,否泰各有时”则指出人生境遇有好有坏,但都有其自然规律。
“岂无磨与涅,贵在不磷缁”两句,以磨石与染料为喻,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自我本色的重要性,不被外界环境所改变。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通达之人能从全局看待问题,而拘泥于小节的人则容易产生疑惑。最后,“所以古圣贤,立此垂世辞。慇勤论出处,欲使学者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并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教训,思考人生的意义。
“周公尚居东,仲尼岂余欺”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周公和孔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要坚守正道,不被外界所动摇。最后,“愈钝久乃利,臲卼当安之”表达了诗人虽然才智平平,但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安心地面对生活。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智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和境界。
北鄙功成后,南辕返旆时。
盆香迎道路,父老望旌旂。
赫赫马提军,桓桓列虎貔。
扬威扫孽竖,鸣钲震鼓鼙。
闻风贼股栗,一矢怕交驰。
星散兽窜伏,执丑争戏之。
我民素知方,先驱义勇为。
擒渠致麾下,曾不劳王师。
善后宜筹画,毋贻恶蔓滋。
行到鲈鱼乡里时,一宫花渚漾涟漪。
看春又过清明节,更把愁心说向谁。
归来清净居,懒蹋红紫陌。
有堂新翼然,远景疑界画。
暑气碍秋容,似觉眼界窄。
墨云吹雨丝,顷刻入地尺。
水势沄沄来,岸流已拍拍。
老杨湿根翠,稚菱污花白。
东港与西塍,了不见旧迹。
阴阳反掌间,底事作灾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