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膏沾被真艰致,北地兼多高阜田。
百一之低为踌躇,自惟吾亦太求全。
甘膏沾被真艰致,北地兼多高阜田。
百一之低为踌躇,自惟吾亦太求全。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雨后(其四)》。诗中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以及对土地利用的深思。
首句“甘膏沾被真艰致”,以“甘膏”比喻雨水,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对大地的滋养,而“真艰致”则强调了雨水降下的不易与珍贵。接着,“北地兼多高阜田”点明地点和环境特征,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挑战,但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百一之低为踌躇,自惟吾亦太求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利用的思考。在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时,人们往往难以达到完全的充分利用,心中不免犹豫和遗憾。诗人自省,认为自己也过于追求完美,未能充分认识到现实的局限性。这种自我反思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七弦自相语,唱予仍和汝。
千指忽凄凉,骚人悲战场。
大弦温和小消越,惠风夷韵参悠扬。
琴瑟鸣寒泉,仪仪舞鸾凰。
山高水远听愈淡,花奴羯鼓声方彊。
施生幽雅士,不好笙与篁。
千金买焦尾,悠然坐藜床。
顾我非知音,感激涕自滂。
三听辄三叹,羲皇在我齑盐肠。
山色绿如染,湖光青似磨。
峰高捧日久,波阔浸天多。
瑞气浮城阙,春光醉绮罗。
能将比西子,妙句有东坡。
纯孝世稀有,事亡人所难。
堪嘉里曾子,况有妇丁兰。
守令方尊礼,乡闾竞耸观。
名将闻帝阙,旌表及门阑。
禅杖西游睹万松,归栽九节伴苍龙。
何须偃盖藏龟甲,自可延年胜鹿茸。
赞老房幽看更好,昼公诗险和难重。
为师旦旦加浇濯,不遣尘埃上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