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黄菊作重阳,战地书来更断肠。
烈士尽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
鲸鱼失势成京观,燕雀何人处画堂。
秋尽风蓬从西散,始知吾辈可怜伤。
霜天黄菊作重阳,战地书来更断肠。
烈士尽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
鲸鱼失势成京观,燕雀何人处画堂。
秋尽风蓬从西散,始知吾辈可怜伤。
这首清代许振祎的诗《题邓弥之白香亭诗稿(其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重阳节战地场景。首句“霜天黄菊作重阳”点明了节日气氛,然而在这样的佳节,收到的却是战场上的书信,显得格外凄凉。“战地书来更断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争残酷的哀痛。
接下来,“烈士尽为知己死”赞扬了为国捐躯的英勇烈士,他们为了知己的事业牺牲,令人敬仰。“寒郊枉是哭人忙”则描绘了人们在寒郊为亡者哀悼的场景,显得哀伤而忙碌。
“鲸鱼失势成京观,燕雀何人处画堂”运用对比,将失去权势的英雄与享受安逸的权贵进行对照,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最后,“秋尽风蓬从西散,始知吾辈可怜伤”以秋风中的蓬草自比,感叹自己和同辈们的命运如同这随风飘散的草,充满了无尽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重阳节的惋惜,又有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天下名洞天,有山必有水。
馀杭山水窟,神仙所栖止。
仙人乘云玉,玉蛟留潭底。
至今雷雨夕,蛟睡时惊起。
爪劈岩石裂,石罅滴乳髓。
涓涓泉流出,半垂白凤尾。
风来琴筑响,月照缨络侈。
曲折纳深池,彻底清且泚。
築亭当润冲,木石相表里。
翠壁涧含烟,层峰去天咫。
道人幻天奇,指顾狃未已。
忽驱蛟走斗,瞬息八百里。
怒风挟奔霆,草木为披靡。
儿童惊震掉,面若槁灰死。
达人本大观,谈笑自隐几。
须臾群动息,静坐穷物理。
水石本无心,相激一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