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万斛泻镕银,跨水横桥丽构新。
但取真堪濯缨意,玉阶金阙本无尘。
天波万斛泻镕银,跨水横桥丽构新。
但取真堪濯缨意,玉阶金阙本无尘。
这首诗描绘了艮岳中清斯亭的美景,以“天波万斛泻镕银”开篇,将流水比作熔化的银子,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清澈与丰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象。接着,“跨水横桥丽构新”一句,通过一座新建的桥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后两句“但取真堪濯缨意,玉阶金阙本无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斯亭环境的赞美。这里的“濯缨”源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诗人借用此典故,意在强调清斯亭环境的纯净,如同洗涤心灵一般,让人感受到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高洁。同时,“玉阶金阙”则是古代宫殿的象征,此处用来形容清斯亭的环境,暗示其高雅不凡,远离尘嚣,充满了理想化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斯亭周围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环境品质的深刻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精神追求的双重向往,体现了宋代园林艺术与文学创作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