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吴山上,朝行莆海东。
地偏元少雪,天阔自多风。
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
百年神女庙,长护海霞红。
夜宿吴山上,朝行莆海东。
地偏元少雪,天阔自多风。
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
百年神女庙,长护海霞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吴山夜宿到莆海东行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首联“夜宿吴山上,朝行莆海东”点明行程的起点与方向,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启程形成对比,预示着旅途的开始。
颔联“地偏元少雪,天阔自多风”描述了旅途中的地理环境,地势偏远,降雪稀少,天空广阔却多风,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独特观察与感受。
颈联“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转而探讨自然界的壮丽与伟大。诗人通过“波涛险”与“造化功”的对比,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尾联“百年神女庙,长护海霞红”则将视线转向旅途中的文化景观——神女庙,这座庙宇据说能长久守护着海上的霞光,既是对当地信仰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旅途安全的祈愿。整首诗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双瞳穿脑过,对面两菱花。
琥珀钻松窍,琉璃钉扇纱。
隔颠孤碧炯,横准一梁加。
饮啄千峰物,雌雄万树家。
回头忽不见,交睫梦成赊。
摩荡晶初日,玲珑射落霞。
照拳明蕨脑,夹喙影姜芽。
恋月眶寒晕,啼烟泪涩沙。
端州鸲鹆研,蛮郡石榴砂。
睥睨雄生怒,迷离媚作邪。
倾城秋水顾,阿堵虎头誇。
认客休青白,韬光混瑾瑕。
如怜蔡家女,分镜葬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