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幸蜀西至剑门》
《幸蜀西至剑门》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ìngshǔ西zhìjiànmén
táng / lóng

jiànhéngyúnjùnluánchūshòuhuí

cuìpíngqiānrèndānzhàngdīngkāi

guànyíngzhuǎnxiānyúnlái

chéngshífāngzàijiēěrmíngcái

注释
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
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
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
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
灌木萦(yíng)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造就时势。
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
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
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翻译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蜀道之上,经历险峻山路的壮丽景象。"剑阁横云峻"一句,通过对剑阁地势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峻”字形容了山的陡峭和高耸,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也同时感受到攀登其上的艰难与挑战。

"銮舆出狩回"一句,通过对车马行进的声音“銮”,以及狩猎活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经历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贵族游猎的豪迈气派。

接下来的"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两句,更进一步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险峻。"翠屏"指的是青翠的屏障之美,而"千仞合"则形容了山峰的连绵不断;"丹嶂"则形容了山色如丹,显得庄严而肃穆;"五丁开"则表达了一种力量和动感,让人联想到开辟新路的壮观场面。

至于"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行动进行描写。"灌木"形容了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而"萦旗转"则让人联想到军队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仙云拂马来"则是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诗人似乎与天界相通,体现了一种神仙化的境界。

最后两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乘时方在德"意味着要顺应时代之变而保持德行,而"嗟尔勒铭才"则是一种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肯定,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嘲,似乎是在感叹自己的才能无法完全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绘,以及对诗人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题谈艺录后三首·其一

未世诗篇百态新,五言苏李等遗尘。

不知覆瓿销沈处,枉却前朝几许人。

(0)

题小画四景·其一

落红无数正春深,小艇移来泊水浔。

满目青山如画好,欲从何处觅知音。

(0)

西冷遇室

露气横疏柳,香风送晚荷。

不知潮面阔,止觉四山多。

(0)

为武陵姬秋水咏

有郎爱弦索,北调久无传。

恨学江南曲,声声带可怜。

(0)

绝句

远树春云白,晴洲落日香。

江南无限好,画出断君肠。

(0)

石湖对雨·其一

绿水绿于染,青山青欲流。

一飞洞庭雨,万树尽生秋。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