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
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
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
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
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
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水龙吟·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政治色彩浓厚的诗歌,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君主的忠诚。
开篇“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两句,意在强调帝王需要恢复昔日之雄伟与权威,同时指出必须重新整理和治理国家。这里的“舆图”指的是古代用来象征国家疆域和领土的车轴图。
紧接着,“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及,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以“遮护咽喉”等比喻来形象地描述国之所在,即是生命线,不容有失。同时,"岷峨一角"可能指的是某个关键的边疆地区。
中间部分“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此处诗人提及“庙谟”,即古代帝王的庙堂之谋,是对国家大事的筹划和讨论。"留侯蹑、魏侯肘"则是借用历史上著名将领以强调军事防御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诗人表达了对君主家族的赞美,认为他们具备宽厚和才能,同时也提到了国家人才济济的情况。
在后半部分,“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诗人通过“中流孤艇”、“千钧一发”的比喻,表达了国家处于危急关头的紧张感,同时也表现出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诗人借“福星”和“太乙临梁”来暗示祥瑞之兆,并强调敌对势力不会长久,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外患或内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人民的期盼。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
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
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
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岁阴生计两蹉跎,相顾悠悠醉且歌。
厨冷难留乌止屋,门闲可与雀张罗。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日望挥金贺新命,俸钱依旧又如何。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
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
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