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深静堂·其二》
《深静堂·其二》全文
宋 / 李处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连筒接水下横塘,漫韨尘襟引兴长。

喜有一枝安静境,閒看九曲泛流觞。

凉生客枕秋将老,月上纱窗夜未央。

满眼诗材皆可赋,惜哉无计脱官忙。

(0)
注释
连筒接水:形容水道相连,筒子用来引水。
横塘:指池塘或水边的开阔地。
漫韨尘襟:尘土飞扬,心情开朗。
引兴长:激发了长久的兴趣。
一枝安静境:一片宁静的环境。
九曲泛流觞:曲折的水流,古代的饮酒游戏。
凉生客枕:秋夜的凉意让人感到。
夜未央:夜晚尚未过去。
诗材皆可赋:满眼都是可供写诗的素材。
无计脱官忙:无法找到办法摆脱忙碌的官场生活。
翻译
沿着水道连接的筒子,漫步在横塘边,尘土飞扬中激发了我悠长的兴致。
欣喜在这片宁静之地,闲适地欣赏曲折的流水宴饮。
秋意渐浓,凉意侵袭着旅人的枕头,月光洒在纱窗上,夜晚还未结束。
眼前尽是诗意的素材,可惜无法从繁忙的官场脱身去创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雅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景象。开篇“连筒接水下横塘,漫韧尘襟引兴长”两句,通过对水流和桥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居深静堂周遭的自然美景,水流潺潺,环境清幽,激发了诗人的情感。随后的“喜有一枝安静境,閒看九曲泛流觞”两句,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悦和向往,在这片宁静之地,可以悠闲地观赏水景,心旷神怡。

接着,“凉生客枕秋将老,月上纱窗夜未央”两句,则转入到了时间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在旅居中感到秋意渐浓,岁月匆匆,夜晚的寂静与明月下的思绪交织,让人不禁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流逝。

最后,“满眼诗材皆可赋,惜哉无计脱官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物触发的创作灵感,但又因为繁忙的官职无法充分地去记录这些美好,这种矛盾和无奈也是诗人内心的一大写照。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流露,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色彩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李处全
朝代:宋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生辰:1134-1189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御园暮春即事·其二

山桃正放树梢红,洞口源头宛转通。

惯被封姨作媒糵,蓬蓬镇日厌颠风。

(0)

竹垆山房

隔岁山房此一过,试泉偶尔乐天和。

悦心得句恒于是,夏鼎商彝较则那。

树鸟鸣春声渐畅,砌苔向日绿偏多。

灵源不冻轻舟系,檐际漪光镜里波。

(0)

初春游玉泉山·其三

水复山重处,画情诗态边。

数松穿岭雾,屧石度溪烟。

奇遇忽于此,春光已可怜。

冠峰亭上望,千里玉为田。

(0)

题惠山园八景·其一载时堂

背山得胜地,面水构閒堂。

阶俯兰苕秀,檐翻绮縠光。

对时欣职殖,抚序敕几康。

玩愒曾何谓,分阴惜不遑。

(0)

元夕灯词·其八

人人都喜此宵晴,月放光华灯放明。

我独心殷盈尺雪,东郊将逮举新耕。

(0)

对月

盘中曾对月,冬月今对初。

小春了不塞,朗映襟怀虚。

山木尽桂枝,轮囷复扶疏。

潋潋石泉光,魄影上下俱。

右丞之所会,昔见招裴书。

俯临大野宽,万帐灯竿殊。

清光不孤人,爝火何为乎。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