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门日方与大学士等虑及山东河南尚未得雨而山东报得雨之奏适至喜而有作》
《御门日方与大学士等虑及山东河南尚未得雨而山东报得雨之奏适至喜而有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忝继百王后,俯临三代民。

民天实予责,讵以远近分。

所期赤㝢内,比户利耕耘。

耕九而馀三,庶免沟壑沦。

幅员既以广,大造安能均。

泽国正思旸,山田犹望云。

诚哉天地大,不能无憾人。

缅想畿辅间,待澍当杪春。

旱暵虽未形,忧心已如熏。

旋得尺泽甘,解予愁绪纷。

麦秋转可望,良苗争怀新。

爽气来轩除,几席清无尘。

岂其慰目前,忘彼齐与陈。

东郊需一犁,午夜萦怀频。

惟兹共时亮,二三休休臣。

负扆咨绸缪,肯惜司农缗。

忽接方伯章,降康知自旻。

泰山雨崇朝,汶泗波粼粼。

乃知得禾书,志喜良有因。

谁无望蜀念,展转生戚欣。

尚虑鹑火墟,此日膏犹屯。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御门日方与大学士等虑及山东河南尚未得雨而山东报得雨之奏适至喜而有作》。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和对民生的关怀。

首句“忝继百王后”,表达了作为君主的谦逊和责任感。接着“俯临三代民”则展现了对民众的关怀和统治者的威严。诗人强调“民天实予责”,即治理国家的责任在于满足民众的需求,不应以地域远近区别对待。

“所期赤㝢内,比户利耕耘”表达了希望国家富饶,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愿望。“耕九而馀三,庶免沟壑沦”则是对农业丰收的期待,避免百姓陷入贫困和饥饿之中。

“幅员既以广,大造安能均”反映了对国土辽阔但资源分配不均的担忧。“泽国正思旸,山田犹望云”表达了对干旱地区的忧虑,期盼雨水的降临。“诚哉天地大,不能无憾人”则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无法完全掌控命运的感慨。

“缅想畿辅间,待澍当杪春”表达了对春季降雨的期待。“旱暵虽未形,忧心已如熏”体现了对旱灾的担忧。“旋得尺泽甘,解予愁绪纷”表达了对及时降雨的喜悦。“麦秋转可望,良苗争怀新”则是对丰收的期待。

“爽气来轩除,几席清无尘”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岂其慰目前,忘彼齐与陈”表达了对当前情况的欣慰,同时也未忘记过去和未来的忧虑。“东郊需一犁,午夜萦怀频”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国家发展的忧虑。

“惟兹共时亮,二三休休臣”表达了对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负扆咨绸缪,肯惜司农缗”体现了对财政和农业政策的关注。“忽接方伯章,降康知自旻”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赏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泰山雨崇朝,汶泗波粼粼”描绘了雨后的壮丽景象。“乃知得禾书,志喜良有因”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谁无望蜀念,展转生戚欣”表达了对人民福祉的关心。“尚虑鹑火墟,此日膏犹屯”则体现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民生关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黄河舟中·其一

顺风催浪片帆轻,顷刻奔驰十数程。

舵尾炊烟犹未熟,船头已见汴梁城。

(0)

春归

红芳老尽绿阴肥,到处杨花作雪飞。

塞北从来无杜宇,不知何物动春归。

(0)

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其三

黄甲声名旧日占,谁论寸晷与风檐。

鬓随金井梧桐老,梦忆红绫饼餤甜。

巨浪排空银阙涌,远山过两翠眉纤。

秋光惹动思乡意,一度登楼一捲帘。

(0)

秋兴四首·其一

一夜西风动远林,满襟凉意觉萧森。

莲愁野渚消红晕,树老閒庭减绿阴。

镜里霜华添客鬓,阶前雨点碎乡心。

楼头思妇关情切,半壁残镫几杵砧。

(0)

春寒忆家

碧纱窗外北风多,镇日轻寒可奈何。

岁月无情人自老,江山如故客重过。

桃花深院飘红雨,杜若芳洲泛绿波。

谩说故园春景好,不堪归计又蹉跎。

(0)

秋日述怀

塞垣霜信早,北雁往南飞。

水冷莲房老,林疏木叶稀。

有官居鼎鼐,无地觅庭闱。

何限关心事,临风一叹欷。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