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阮怀宁居》
《阮怀宁居》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圆海居停尚有存,当年道路目凶门。

蝗男录就诛馀孽,燕子笺成上至尊。

东涧老来重纳拜,昆铜痛定亦招魂。

今逢潦尽潭清日,败瓦残扉落月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阮怀宁居的场景,充满了历史沧桑与深沉的情感。首句“圆海居停尚有存”,以“圆海”象征阮怀宁居的所在,点明了地点,同时“尚有存”三字透露出一种历经变迁后仍能留存的坚韧与不易。接下来,“当年道路目凶门”一句,通过描述当年的路途险恶,暗示了阮怀宁居的历史背景和可能遭遇的艰难困苦。

“蝗男录就诛馀孽,燕子笺成上至尊”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其中“蝗男”可能暗指灾祸或困难,“燕子笺”则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信笺,表达了阮怀宁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以及最终向最高权力者表达诉求的努力。“东涧老来重纳拜,昆铜痛定亦招魂”则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和经历,从“东涧老来重纳拜”可见其年岁已高,但依然恭敬地面对过去,而“昆铜痛定亦招魂”则表达了在痛苦平息之后,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追忆与怀念。

最后一句“今逢潦尽潭清日,败瓦残扉落月昏”描绘了当下景象,通过“潦尽潭清”象征着过去的苦难已经过去,而“败瓦残扉落月昏”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阮怀宁居在经历了种种变迁后,如今的景象既平静又略显落寞。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阮怀宁居的历史痕迹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贫居自述·其五

时人都说处贫难,我处贫时适所安。

得斗陈仓心便足,赊壶鲁酒意犹欢。

囊常羞涩无由计,诗思豪吟尽可观。

一事凄凉真受气,朔风吹我布袍单。

(0)

杂咏遣怀六首·其五

乾坤万事慎持说,莫笑公孙邓析非。

纵有□盐与西子,未知谁解别妍媸。

(0)

游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其二

偶过山寺访支公,千树松涛落午舂。

露草未凋沿涧碧,霜枫新染隔林红。

香烟袅袅来翔鹤,钵水清清隐伏龙。

诗兴有馀尊酒尽,强挥归袂入城中。

(0)

延景花

百卉萧条正恼人,却延风景弄精神。

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

造化不雕元自巧,盎盆虽小有馀春。

从教芍药能红白,领得春风已后尘。

(0)

奉和陈秉衡长官梦渔舟之作

莫将清梦向芝田,今古能多范蠡船。

万里骅骝贵腾踏,九霄鸾凤本联翩。

才优王剪谁嫌老,懒过边生我合眠。

三径不妨逾旧约,寄声先谢傅延年。

(0)

秋日书怀二首·其二

轇轇扰扰欲如何,误尽青春两鬓皤。

台署尚耽酸子业,江湖思和散人歌。

日斜林麓多归鸟,秋老池塘半败荷。

身事是谁裁截易,莫将缠绕笑藤萝。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