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孤雁》
《赋孤雁》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云飞水宿过炎凉,回想来时道路长。

夜月照惊唯吊影,朔风吹断不成行。

人间无处逃矰缴,岁晚何曾饱稻粱。

傥以能鸣免烹杀,系书犹可到衡阳。

(0)
翻译
云彩飞翔,水流栖息,经历过冷暖变化,回忆起当初漫长的旅途。
夜晚的月光下,只有孤独的身影被惊动,北风吹过,无法继续前行。
在人世间无处躲避猎人的箭矢和陷阱,到了年终也未曾饱食稻米和高粱。
如果能凭借鸣叫得以幸免于烹煮的命运,那么绑上书信或许还能送到衡阳。
注释
炎凉:指世间的冷暖、人情冷暖。
道路长:形容旅程遥远。
吊影:形容孤独,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
朔风:北方的寒风。
矰缴:古代狩猎用的箭和绳索,比喻世间的困难和危险。
稻粱:泛指食物,这里指丰盛的生活。
烹杀:烹煮杀害,比喻遭遇不幸或死亡。
衡阳:地名,古代南方的重要城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赋孤雁》,通过对孤雁独自飞翔在炎凉世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云飞水宿过炎凉”写孤雁在风雨中漂泊,历经冷暖,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常。次句“回想来时道路长”则勾起了诗人对过去历程的回忆,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夜月照惊唯吊影”描绘了孤雁在夜晚月光下形单影只,内心充满惊惧,形象地刻画了孤独与恐惧。接下来的“朔风吹断不成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寒风使雁难以成群,象征着人世间难以找到知音或归宿。

“人间无处逃矰缴,岁晚何曾饱稻粱”揭示了孤雁面临的生存困境,寓意人在世间也难以逃避困难和困厄,即使在晚年也无法得到安稳的生活。最后两句“傥以能鸣免烹杀,系书犹可到衡阳”,孤雁希望能凭借其叫声得以幸免于烹杀,表达了对自由和生存权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之地(衡阳)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孤雁的形象,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坎坷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瓶梅

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

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

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

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0)

问李生至清

麻姑山水蔚蓝天,醉墨横飞倚少年。

却被倒城人笑煞,太平桥畔野僧眠。

(0)

偈颂十四首·其七

荒田无人耕,耕著有人争。

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

(0)

出游五首·其三

山有篮舆步有舟,放翁身健得闲游。

羊牛点点日将夕,蒲柳萧萧天正秋。

细径僧归云外寺,疏灯人语酒家楼。

归途更爱湖桥月,独倚阑干为小留。

(0)

书叹

多病文园苦滞留,时时浩叹揽貂裘。

纵无夜雨何曾寐,不为秋风也自愁。

今岁顿惊丝鬓改,此生难继锦江游。

欲谈旧事无人共,日落鸦归又倚楼。

(0)

自儆

春秋责备贤者,造物计校好人。

一点莫留馀滓,十分成就全身。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