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么令·其二再用前韵》
《六么令·其二再用前韵》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六幺令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

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

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

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

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又略带感伤的画面。"倒冠一笑",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卸下官帽后的轻松与自嘲,华发折簪,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阳关"一词,常用来象征离别之苦,而"歌声滑"则反衬出歌声的悠扬,反而让人心生哀愁。

接下来,词人写到儿童归家,鸭声不扰,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然而,山水相连的景色中,主人公的归乡之情并未完全消解,反而在醉醒梦中更加清晰。"问愁谁怯",流露出词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通过他人的询问,词人将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坐客尊酒频空",反映出宴席上的疏离和内心的孤寂。"剩欠真珠压",以酒杯空余的珍珠喻指人生的失落和遗憾。

最后,词人借"鱼竿未稳"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深知"沧浪学"并非易事,"问愁谁怯"的疑问再次回响。结尾以"杨柳满城雪"的意象,寓言愁绪如春风中的柳絮般弥漫,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冬日杨仪部宅宴集会耆朱性甫朱尧民祝希哲邢丽文陈道复及余六人分韵得酒字

徂冬肃玄阴,凉飙集虚牖。

璚霙遘时晴,朝旭射檐溜。

欣言对群英,况我平生友。

结交廿年更,复此同樽酒。

羽觞激清丝,兰羞粲朱豆。

岂无高宴会,重此文史旧。

兹焉申故好,岁晏期勿负。

(0)

与逵甫燕坐小斋为写竹石

对坐焚香习燕清,好风如水汎帘旌。

夕阳忽见疏疏影,落木空江生远情。

(0)

即事

楚国村墟烟雾里,春天门巷薜萝间。

柳条到地可揽结,燕子定巢频往还。

新水潺湲遵故渚,归云缥缈恋家山。

生涯甘傍渔樵侣,世事虚传鹓鹭班。

(0)

满庭芳

柳户云欹,兰窗篆袅,昼长瑶瑟慵弹。

红丝小研,纤手试麋丸。

缥缈琳华仙曲,翻新谱,写上冰纨。

香肩并,歌唇衔雨,罗袖唾花寒。无端。

千里别,空江孤棹,烟水迷漫。

渐双飞入破,听到离鸾。

后夜相思难寄,吴天远、落月如盘。

人何处,梦魂长绕,十二碧阑干。

(0)

风中柳

小小香苏,占得几分红旭。便秋林、也如新沐。

苏台山麓。苏堤湖曲。更苏门、啸声堪续。

旧盟还在,指点数间茅屋。到而今、倦游应足。

苏仙清福。苏卿高躅。倩苏娘、织成图幅。

(0)

更漏子.月夜

画帘前,雕槛外。月影欲来花碍。莲露寂,竹风清。

萝墙一半明。剪灯媒,挥麈尾。情绪不过如此。

歌婉转,听飘摇。谁人弄玉箫。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