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
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
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
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
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
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
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
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
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又略带感伤的画面。"倒冠一笑",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卸下官帽后的轻松与自嘲,华发折簪,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阳关"一词,常用来象征离别之苦,而"歌声滑"则反衬出歌声的悠扬,反而让人心生哀愁。
接下来,词人写到儿童归家,鸭声不扰,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然而,山水相连的景色中,主人公的归乡之情并未完全消解,反而在醉醒梦中更加清晰。"问愁谁怯",流露出词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通过他人的询问,词人将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坐客尊酒频空",反映出宴席上的疏离和内心的孤寂。"剩欠真珠压",以酒杯空余的珍珠喻指人生的失落和遗憾。
最后,词人借"鱼竿未稳"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深知"沧浪学"并非易事,"问愁谁怯"的疑问再次回响。结尾以"杨柳满城雪"的意象,寓言愁绪如春风中的柳絮般弥漫,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徂冬肃玄阴,凉飙集虚牖。
璚霙遘时晴,朝旭射檐溜。
欣言对群英,况我平生友。
结交廿年更,复此同樽酒。
羽觞激清丝,兰羞粲朱豆。
岂无高宴会,重此文史旧。
兹焉申故好,岁晏期勿负。
柳户云欹,兰窗篆袅,昼长瑶瑟慵弹。
红丝小研,纤手试麋丸。
缥缈琳华仙曲,翻新谱,写上冰纨。
香肩并,歌唇衔雨,罗袖唾花寒。无端。
千里别,空江孤棹,烟水迷漫。
渐双飞入破,听到离鸾。
后夜相思难寄,吴天远、落月如盘。
人何处,梦魂长绕,十二碧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