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宜乡国,寒泉不待盟。
蟠生即涧底,天籁信涛声。
风雨龙鳞见,阴森鱼甲明。
抱香知可爱,岂是众人情。
此物宜乡国,寒泉不待盟。
蟠生即涧底,天籁信涛声。
风雨龙鳞见,阴森鱼甲明。
抱香知可爱,岂是众人情。
这首诗描绘了水松在乡野中的独特魅力与坚韧生命力。诗人以“此物宜乡国”开篇,点明水松生长于乡间的自然环境,强调其与乡土的和谐共生。接着,“寒泉不待盟”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水松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独立生长,无需依赖盟友或外界条件。
“蟠生即涧底,天籁信涛声。”描述了水松从山涧底部生长,其根系深扎于岩石之中,仿佛与大自然的韵律共鸣,发出如同海浪般的声响。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水松的生长环境,也寓意着它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风雨龙鳞见,阴森鱼甲明。”进一步描绘了水松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其树皮如龙鳞般坚韧,即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清晰明亮。这不仅赞美了水松的外在美,更体现了其内在的顽强生命力。
最后,“抱香知可爱,岂是众人情。”表达了对水松独特品质的赞赏,认为其内在的香气与美丽并非普通人所能理解或欣赏,隐含了对高尚品格的推崇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松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精神的颂扬,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低田水深愁没稻,高陇地乾多稗草。
地势由来苦不平,农家辛苦何时了。
低田车水出下塘,高陇翻江朝夕忙。
秋来雨多禾耳黑,县吏索租催上仓。
东家借米依程限,剜却心头医得眼。
宁教借米倍还人,莫遣打门官吏瞋。
薤上露,何离离。人生不满百,欢乐当及时。
东方三足乌,啼老榑桑枝。
古来圣与贤,一去无还期。薤上露,令人悲。
薤上露,何瀼瀼。蓬莱变清浅,海水漂枯桑。
有生会俱尽,宁论弱与强。
空馀三尺土,千年閟幽光。薤上露,令人伤。
薤上露,何漙漙。朝日上陇头,叶上露易乾。
乌啼松树间,相送入空山。
白骨委黄壤,亲朋各自还。薤上露,令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