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三十二》
《诗并序·其三十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一种同翁儿,一种同母女。

无爱亦无憎,非关后父母。

若个与好言,若个与恶语。

耶娘无偏颇,何须怨父母。

男女孝心我,我亦无别肚。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探讨了人性中的偏见和对父母的误解。诗人通过对比“同翁儿”与“同母女”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待父母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人们在情感上的不平等和主观性。

“一种同翁儿,一种同母女。” 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引入主题,翁儿和母女虽然都是父母的孩子,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却大相径庭。这种对比强调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们对父母的态度。

接着,“无爱亦无憎,非关后父母。” 这句话表明,孩子们对父母的情感并非由血缘关系决定,而是受到后天教育和相处经历的影响。这暗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动态的,而非固定不变的。

“若个与好言,若个与恶语。” 进一步阐述了孩子们在面对父母时,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或情绪状态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句话提醒我们,孩子们的行为并不总是出于对父母的真正感情,而是可能受到当时情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

“耶娘无偏颇,何须怨父母。”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更为宽广的视角,主张父母对待子女应当公平公正,不应因偏爱或偏见而引起子女的不满或怨恨。这不仅是对父母的建议,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鼓励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公正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巧妙地探讨了亲情、教育、偏见和公正等复杂的人际关系议题,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丙子诏后需捷四绝·其二

促织墙阴唧唧吟,早催衣褐上寒砧。

砧声似助蛩声切,勾引征夫万里心。

(0)

菩萨蛮.归思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缕金衣。

水寒船舫稀。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

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0)

望晼山马上作

亘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于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0)

送宋中道倅洺州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后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余尝怜洺民,?卤半不治。

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

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

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0)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

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

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

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

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

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

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

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

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

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0)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一

中郎有女能传业,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一生抱恨常咨嗟。

良人持戟明光里,所慕灵妃媲箫史。

空房寂寞施穗帷,弃我不待白头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