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德光,国图昌。祗上帝,礼四方。辟紫宫,动华阙。
龙虎奋,风云发。飞朱雀,从玄武。携日月,带雷雨。
耀宇内,溢区中。眷帝道,感皇风。帝道康,皇风扇。
粢盛列,椒醑荐。神且宁,会五精。归福禄,幸闾亭。
祖德光,国图昌。祗上帝,礼四方。辟紫宫,动华阙。
龙虎奋,风云发。飞朱雀,从玄武。携日月,带雷雨。
耀宇内,溢区中。眷帝道,感皇风。帝道康,皇风扇。
粢盛列,椒醑荐。神且宁,会五精。归福禄,幸闾亭。
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堂祭祀五帝的宏大场景与庄严仪式。开篇“祖德光,国图昌”赞颂祖先的美德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接着“祗上帝,礼四方”,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与对四方的尊重,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与礼仪制度。
“辟紫宫,动华阙”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龙虎奋,风云发”则以龙虎象征力量与威严,风云象征变化与生机,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秘。“飞朱雀,从玄武”描述了朱雀与玄武的飞翔,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象征着四面八方的汇聚与融合。
“携日月,带雷雨”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元素在祭祀中的重要性,日月象征光明与时间,雷雨则代表力量与洗礼。“耀宇内,溢区中”形容光芒普照天地,恩泽遍及四方。“眷帝道,感皇风”表达了对帝王之道的敬仰与对皇风的感应,暗示了祭祀活动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与促进。
最后,“帝道康,皇风扇”赞美了帝王的仁政与教化之风,“粢盛列,椒醑荐”描述了祭品的排列与献祭的仪式,“神且宁,会五精”表达了对神灵的安宁与五方精气的汇聚,“归福禄,幸闾亭”则预示了赐予民众福祉与幸福,以及对乡村的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古代祭祀五帝的盛大场面及其深远的意义,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与神灵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尊崇。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