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应之出城》
《和应之出城》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路穿槐柳绕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ìngzhīchūchéng
sòng / zhānglěi

穿chuānhuáiliǔràoshānxiéchángxiàcūnduìhuá

qīngxúntuòzhújiàngzēngqiānpiànjiǎnliúhuā

注释
路:道路。
穿:穿过。
槐柳:槐树和柳树。
绕:环绕。
山斜:山势倾斜。
长夏:漫长的夏季。
村墟:乡村。
对:面对。
物华:自然界的美丽景物。
青玉:青翠如玉的。
一寻:一丈或一尺(古代长度单位)。
披箨竹:刚破壳的竹子。
绛缯:深红色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石榴花。
千片:形容数量多。
剪榴花:剪裁出石榴花的形状。
翻译
道路穿过槐树柳林蜿蜒绕过山丘,漫长的夏日里村庄对着万物繁华。
青翠的玉色竹子剥开外壳一片片,深红的石榴花如同千片绸缎被剪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路穿槐柳绕山斜"一句,以“槐”、“柳”点明季节,春天万物复苏之时,道路两旁的槐树与柳树交织而成,随着山势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长夏村墟对物华"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景色,"长夏"意指春末夏初,天气温暖,万物繁盛之时,而“村墟”和“物华”共同烘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细节的刻画。"青玉一寻披箨竹"中的“青玉”形容竹子的颜色,既有竹子清新脱俗之感,又有青玉般坚硬且贵重之象;"绛缯千片剪榴花"中,“绛缯”可理解为精美的丝线,用来比喻春日里细小、繁多而又精致的花瓣,"剪榴花"则表明诗人对这些花瓣的珍视和艺术加工。

总体看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在生活中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点绛唇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

雅称群芳首。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

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0)

满江红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0)

赠李德载二首·其二

长翁波涛万顷陂,少翁巉秀千寻麓。

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

六公文字满人间,君欲高飞附鸿鹄。

(0)

缘识·其二十六

逍遥本意离尘埃,日见愚痴足可哀。

唯愿人心齐一等,花香常近慧风开。

(0)

和刘判官喜雪

滥把州麾奉北堂,自惭政术非龚黄。

年丰物阜天所赐,容我养拙山水乡。

今朝瑞气俄融结,散作飞花应时节。

万家疫疠一扫除,尽道年时无此雪。

幕中佳士欣得公,笔端能与造化通。

乃知冰柱有家法,寡和未饶歌郢中。

一望琼瑶迷四境,我复白头临绝顶。

要须相与作春温,共向尊前拚酩酊。

(0)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