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残山草树傍,晚登蹀躞似平冈。
云容流过锦江碧,月影飞还石镜凉。
池上私蛙偏吠主,城头野雀尽归仓。
幽居自占无人觉,薇蕨如生即首阳。
武担残山草树傍,晚登蹀躞似平冈。
云容流过锦江碧,月影飞还石镜凉。
池上私蛙偏吠主,城头野雀尽归仓。
幽居自占无人觉,薇蕨如生即首阳。
这首清代杨承禧的诗《显凡翊夫出示晚步武担山之作奉和(其二)》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漫步武担山的景象。首句“武担残山草树傍”,写出了山势的残缺与周边草木相伴的宁静。接着,“晚登蹀躞似平冈”描绘了诗人缓步登山,仿佛行走在平坦的坡地上。
“云容流过锦江碧”以云彩的流动映衬出锦江的碧绿,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月影飞还石镜凉”则通过月光在石镜般的水面跳跃,传达出夜晚的清凉与静谧。
“池上私蛙偏吠主”运用拟人手法,写池塘上的蛙声似乎在为主人鸣叫,增添了亲切与趣味。“城头野雀尽归仓”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安宁,城头的野雀纷纷归巢,显得格外和谐。
最后两句“幽居自占无人觉,薇蕨如生即首阳”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即使薇蕨这样的野菜也能让他联想到古代贤士伯夷、叔齐的清贫生活,寓含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担山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幽宁静的隐逸生活意境。
高台峥嵘凌空开,下瞰丰沛何雄哉。
群山蜿蜒起东北,猛势飞度青徐来。
芒砀前临如却据,行人犹指龙潜处。
只今龙去三千霜,汉家事业烟苍苍。
山东日落海天阔,大风自起云飞扬。
沛中故迹今如此,惟有高台未倾圮。
送君去兮空浩歌,江南三月春色过。
姑苏台前一杯酒,落花漫漫芳草多。
渡江水远山嵯峨,它时相思情奈何。
情奈何,将焉歇,君当忆我姑苏之夕阳,我当望君歌风之明月。
缄书共达长淮流,两地因之慰离别。
旧沧洲。是老翁白石,亲写武陵游。
藓净渔矶,花飘贾篾,中间著个羊裘。
烟鸟归、四围松竹,倚遍了、明月最高楼。
不识侯门,有名相里,笔墨风流。
堪叹桑田更改,把图书金石,尽付浮鸥。
香阁经笺,法堂钟鼓,凄凉一点灯油。
争传说、高人舍宅,任他日、乳燕啼鸠。
只看吴宫晋苑,剩得松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