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尘土住都城,尚见东行半月程。
一夜北风三尺雨,卧闻车马溅泥声。
年来尘土住都城,尚见东行半月程。
一夜北风三尺雨,卧闻车马溅泥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都城,因雨阻而无法出行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句“年来尘土住都城”,点明了诗人长年居住在繁华的都市之中,生活节奏快,尘世的喧嚣与忙碌成了常态。接着,“尚见东行半月程”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出行的渴望,以及对远方的向往。这里的“半月程”不仅指出了距离的遥远,也暗含了时间的漫长,增加了期待与等待的分量。
“一夜北风三尺雨”是全诗的高潮,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北风呼啸,伴随着倾盆大雨,仿佛天地间都被雨水所覆盖。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动荡与内心的波澜。
最后一句“卧闻车马溅泥声”,将视角拉回室内,诗人躺在床上,耳边传来的是外面车马经过时溅起的泥泞声。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雨势之大,又通过声音的传递,让读者感受到雨后世界的静谧与沉寂。同时,这也是一种心灵的宁静,是对外界喧嚣的一种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独特感受,既有对外界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体现了宋诗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嫦娥开殿当高青,白光染夜生空明。
望中泠泠莹如水,碧透肉镜双瞳子。
窄袖笼春玉笋娇,援琴一鼓秋潇潇。
瑶池女子旨趣别,紫清吹下太古雪。
双鬟翠腻绾香雾,临风欲控青鸾羽。
应悔思凡谪尘土,长向花前忆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