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山访慧道人不遇》
《西山访慧道人不遇》全文
明 / 冯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云连古寺,清磬度西岑。

石发怜人老,松髯带雪深。

通幽馀一径,买隐或千金。

何处采薇者,闻歌不可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西山慧道人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哲思交织,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联“宿云连古寺,清磬度西岑”,开篇即以云雾缭绕的古寺和悠扬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这里的“宿云”不仅指夜晚的云彩,也暗喻着过往的岁月与历史的积淀,“清磬”则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颔联“石发怜人老,松髯带雪深”,进一步深入自然景观的描绘。石头上的苔藓似乎在为人的衰老而惋惜,而松树的枝条如同长满白须的老者,与深雪相映成趣。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

颈联“通幽馀一径,买隐或千金”,转而探讨隐居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一条通往幽静之地的小路,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超越的道路。而“买隐或千金”则暗示了隐居生活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无论是物质的牺牲还是精神的追求,都值得深思。

尾联“何处采薇者,闻歌不可寻”,以一个问句收尾,引人遐想。采薇者,常用来比喻隐士或避世之人。这里询问何处才能找到这样的隐士,以及他们的歌声,既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冯珧
朝代:明

冯珧,原名梦兆,字俨若。南海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官教谕。著有《借山》、《学海》、《燕游》诸草。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五二。
猜你喜欢

丹丘道中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篱门。

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0)

九锁山十咏·其三鸣凤洞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誇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污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0)

九锁山十咏·其五来贤岩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至今草木间,英气光离离。

我行得遗迹,酾酒兴遐思。

天风豁然至,吹落琼琚辞。

不惜古人远,但嗟我生迟。

安得五云表,一假黄鹤骑。

(0)

如梦令·其五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

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

红杏一腮春雨。

(0)

菩萨蛮·其一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

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

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0)

挽月湖二首·其二

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

苦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

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应。

犹想经行泉石处,倚岩憔悴一枯藤。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