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绕村居水绕城,凭高四望景澄清。
堤长有待狂回日,沙浅谁知勇退情。
中沚一方人宛在,大江千里月同明。
泳恩愈觉恩波阔,俯鉴寒流只自盟。
城绕村居水绕城,凭高四望景澄清。
堤长有待狂回日,沙浅谁知勇退情。
中沚一方人宛在,大江千里月同明。
泳恩愈觉恩波阔,俯鉴寒流只自盟。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边景色。首句“城绕村居水绕城”,以“绕”字生动地展现了城与村、水与城之间的紧密联系,仿佛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卷。接着,“凭高四望景澄清”一句,通过“凭高”二字,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眼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晰、宁静。
接下来的“堤长有待狂回日,沙浅谁知勇退情”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堤的长与狂风的回归形成了一种期待与未知的交织,沙的浅与勇士的退却则体现了力量与勇气的较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中沚一方人宛在,大江千里月同明”则将视角拉远,从局部到整体,从人到自然,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的永恒性。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在小洲上还是在千里之外的大江之上,月光都是那么明亮,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共存。
最后,“泳恩愈觉恩波阔,俯鉴寒流只自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这里的“泳恩”可能指的是游泳时感受到的恩惠或恩泽,而“恩波阔”则形象地描绘了恩泽的广大与深远。诗人俯瞰寒冷的水流,仿佛在与自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种对话充满了自我盟誓般的坚定与虔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境界。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
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
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出而作,入而息。
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
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有庞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
道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
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
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
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
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
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
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