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大法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怀慧廓然》。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慧廓然的深切怀念与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句“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月光如水,风露清凉,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以萤火虫的闪烁与寒蝉的哀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思。接下来,“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自然之中的自由与洒脱,以及对自然之声的深深陶醉。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将思绪拉回至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而“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则通过描绘松树的姿态与诗人行走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个人精神的契合。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友人交流的渴望,但现实却隔着遥远的距离。最后,“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未来能够跨越距离,相聚一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
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
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无情雁。
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犹记杏栊暖。
银烛下、纤影卸佩款。
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
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
风刀快,剪尽画檐梧桐,怎剪愁断。
中秋竟夕佳月色,万里光芒霜雪白。
人言阴晴一瞬易,不料清辉连永夕。
有情傍我书几多,书中今古旧应识。
玉华婵娟彻鬓眉,冰澌的皪莹肝膈。
风流似与仙娥俱,缟衣练裳新洒涤。
酒酣颠倒欲结交,灯火希微疑避席。
出门露气已半销,轻风西来荡虚碧。
中天镜悬见本真,一点灵明透八极。
鸡笼峰下万松山,中有游民天地闲。
左架虹腰上玄圃,右骑鳌背度飞关。
幽壑流泉喷三峡,衮衮桃花翻浪雪。
两山对峙锦屏开,嫣紫肥红仍炫白。
十里松风百哢琴,丹书一枕卧残春。
何人共结无生社,冉冉青蜺下玉麟。
九华突兀匡庐秃,幽深全似入盘谷。
怀山一夜鬓如霜,画作烟图入洛阳。
玉境那容凡骨洿,急草天章讯归路。
磨松琢石歌太平,亦表微臣报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