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立春日·其二》
《奉和圣制立春日·其二》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阴阳自协璇玑运,和煦潜随缇管升。

十二紫关鱼籥启,九重晓阙绛烟凝。

芳华稍变青门柳,寒冻微消北陆冰。

宸藻下颁羲日丽,八纮民庶保年登。

(0)
注释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刚柔、明暗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璇玑:古代天文仪器,象征天体运行。
缇管:古代计时器,用以测量漏壶中的水位,象征时间的流逝。
紫关:古代宫门,此处指春分时节的象征。
鱼籥:古代乐律器械,此处可能象征春分之音。
九重:形容宫阙众多,此处指皇宫。
晓阙:宫殿的晨曦,象征清晨的景象。
绛烟:红色的烟雾,形容朝霞的美丽。
芳华:美好的时光,此处指春天。
青门柳:长安城东门的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北陆:古代星象学中的方位,指北方。
宸藻:皇帝的诗文,象征皇恩。
羲日: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此处指太阳。
八纮:古代对天地四方的总称,此处泛指天下。
民庶:百姓,民众。
年登:丰收,五谷丰登,寓意吉祥。
翻译
阴阳自然协调,星辰运转,温暖渐渐随着漏壶上升。
春分时刻,紫微宫门开启,朝霞映照着九重宫殿,红烟缭绕。
春天的到来使青门外的柳树开始发新芽,寒冷的冬霜逐渐消融北方的冰雪。
皇帝的赞美诗如阳光般普照,带给天下万民丰收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奉和圣制立春日(其二)》。诗人以立春为题,通过描述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及皇家对民生的关怀。

首句“阴阳自协璇玑运,和煦潜随缇管升”,描绘了春分时刻,天地阴阳和谐,北斗星运转,春的气息随着漏壶中的水滴悄然上升。接着,“十二紫关鱼籥启,九重晓阙绛烟凝”形象地描绘了宫门开启,红霞映照皇宫的壮观场景,象征着新春的到来。

“芳华稍变青门柳,寒冻微消北陆冰”则细腻地写出了春天的渐进,长安城门外的柳树开始抽芽,北方的冰雪也在慢慢融化。最后,“宸藻下颁羲日丽,八纮民庶保年登”表达了皇帝颁布福祉,普天之下的人们期待丰收的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景,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也体现了皇家对百姓福祉的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盛世气象的颂扬。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三八六

水村黄柳月;山路白头人。

(0)

课儿联·其二七八

良辰思旧事;美酒写新词。

(0)

课儿联·其二四八

蝇钻窗纸贱;鹤立寺幢尊。

(0)

课儿联·其三十三

呼鱼苔榭洁;洗马柳波凉。

(0)

花朝程鱼门招饮分赋兰得花字

光风转绮席,杂丼明繁葩。

中有空谷姿,欲花犹未花。

移来自唐窖,庙市分其芽。

植根赖浅土,障尘施薄纱。

试问山中时,有此风味耶。

幸入善人室,不殊幽士家。

依依壁间影,滟滟杯中霞。

孤赏欣所托,远思靡有涯。

陶然尽馀酌,归袖花风斜。

(0)

冬日书闷

智不周身似挈瓶,且营斗室养黄宁。

商量纸价添窗槅,料理薪材暖宠陉。

雨滴糟床倾蚁白,霜消屋瓦现螺青。

饭馀好趁南荣曝,怕有人过唤掩扃。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