皕十三年载版图,一朝轻弃误庸夫。
蚍蜉智小偏摇树,虮虱形微善齧肤。
人事于今成覆辙,天心何日许还珠。
傍观休厌唐衢哭,两世蒙恩此握符。
皕十三年载版图,一朝轻弃误庸夫。
蚍蜉智小偏摇树,虮虱形微善齧肤。
人事于今成覆辙,天心何日许还珠。
傍观休厌唐衢哭,两世蒙恩此握符。
这首诗《秋感(其六)》由清代诗人黄家鼎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联“皕十三年载版图,一朝轻弃误庸夫”以“皕十三年”夸张地形容时间之长,象征国家版图的悠久历史,而“一朝轻弃”则强烈谴责了某位决策者的失策,导致国家版图轻易丧失,暗示了某个历史事件的严重后果。
颔联“蚍蜉智小偏摇树,虮虱形微善齧肤”运用比喻手法,将小虫比喻为无知或微不足道的人类行为,它们虽力量微小,却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以此警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行为也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颈联“人事于今成覆辙,天心何日许还珠”表达了对当前局面的反思,认为历史的教训已经重演,而“天心”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公正与命运,表达了对能否改正错误、恢复往昔辉煌的疑问和期待。
尾联“傍观休厌唐衢哭,两世蒙恩此握符”引用典故,意在提醒旁观者不应因历史悲剧而感到厌倦,而是要从中汲取教训,两世蒙恩可能是指两代人受到的恩泽,握符则象征着权力或责任,强调了继承与担当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体行为与国家命运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