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有幽姿,南捂春更好。
鞭起露地牛,布种皆药草。
宁辞袈裟单,但恐稂莠恼。
根茎固云殊,所贵辨之早。
况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饱。
感兹泽物功,童闲不教扫。
山云有幽姿,南捂春更好。
鞭起露地牛,布种皆药草。
宁辞袈裟单,但恐稂莠恼。
根茎固云殊,所贵辨之早。
况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饱。
感兹泽物功,童闲不教扫。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康上人画(其二)南坞耕云》描绘了一幅春天农耕图景。首句“山云有幽姿”展现了山间云雾的静美,为画面增添了诗意。接着,“南坞春更好”点明了南坡田地在春天里的生机盎然,暗示着农事的开始。
“鞭起露地牛”生动描绘了农夫牵牛劳作的场景,露水未干的大地与勤劳的耕牛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强调种植的作物皆为药草,体现了对健康和自然疗法的重视。“宁辞袈裟单”表达了农夫即使衣着简朴,也愿意投身于劳动的决心。
“但恐稂莠恼”一句,警告要警惕杂草妨害作物生长,寓意着农事中的细致与智慧。“根茎固云殊”进一步强调分辨作物的重要性,而“所贵辨之早”则突出了及时除草的农事原则。
最后两句“况以梯稗秋,每食敢求饱”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即使秋季收获的谷物可能品质不高,但农民仍不敢贪求过多,体现出他们的谦逊和对自然的敬畏。结尾“感兹泽物功,童闲不教扫”则赞美了农耕带来的福祉,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玩耍都显得珍贵,更不用说参与劳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田园风光,又寓含了深刻的农事哲理,展现出元代文人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
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
微之谪江陵,憔悴为判司。
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
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
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
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
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
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
是后数十年,借问经者谁。
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
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
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
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
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
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
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
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
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
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
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
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
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
题此商于驿,吟之聊自贻。
《不见阳城驿》【宋·王禹偁】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微之谪江陵,憔悴为判司。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是后数十年,借问经者谁。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题此商于驿,吟之聊自贻。
https://shici.929r.com/shici/QsZqU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