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

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

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

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0)
翻译
春天的气息长久地笼罩着我,躺在床上也能闻到门外桃花李花的泥土芬芳。
听到牛叫,我感到仿佛离西湖更近了,凤凰已去,北边的亭榭显得格外荒凉。
年迈的我想出门却无人陪伴,回家后看到孩子们懂得耕种和纺织了。
邻居邀请我去卖掉他家成片的竹林,我期待拄着拐杖穿过竹林去看新竹生长。
注释
春气:春天的气息。
脾:脾脏,这里指人的感受。
床:床铺。
开门:打开门。
桃李:桃花和李花。
著:带有,含有。
泥香:泥土的香气。
牛鸣:牛叫声。
西湖:指代附近有湖的地方。
凤去:凤凰离去,比喻美好事物不再。
长怜:长久地感到惋惜。
北榭:北方的亭榭。
老人:年老的人。
伴侣:同伴,这里指有人陪伴。
退归:回家。
诸子:孩子们。
农桑:农业和蚕桑,古代的主要生产活动。
南邻:南边的邻居。
约卖:约定出售。
千竿竹:很多竹子。
拄杖:拄着拐杖。
笋长:竹笋生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久病不出的生活情景。首句“春气侵脾久在床”写出了诗人因病已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只能躺在床上。第二句“开门桃李著泥香”则通过开门后闻到桃花李花的香气,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机盎然。

“牛鸣颇觉西湖近”以牛鸣声让人感觉到西湖仿佛就在附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但身体状况限制了他的行动。“凤去长怜北榭荒”借凤凰的离去,寓言自己年老体衰,感叹北边的亭榭显得荒凉。

“欲出老人无伴侣”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伴,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最后一句“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则描绘了邻居邀他去看竹笋生长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咏史

天禄高然太乙藜,玉堂东畔石渠西。

君王读罢《贤臣颂》,偏遣王褒访碧鸡。

(0)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其一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

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

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0)

七忠祠

遗庙凄凉落照馀,诸公抗节竟何如?

可怜苦战平都督,不及临戎铁尚书。

风雨孤城犹黯淡,河山故国已丘墟。

峨眉亭上题诗客,千载伤心论革除。

(0)

咏史二首·其一

卧薪尝胆日,纵饮擘笺时。

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一堂争洛蜀,四镇角熊罴。

此日王夷甫,清言或未宜。

(0)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二

干戈满地接山城,所在流亡苦甲兵。

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

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

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

(0)

送罗梦章比部省亲还蜀

归心遥系武功天,巫峡春风万里船。

锦水有桑堪养母,邛关何地可筹边?

云迷八阵愁鱼复,路转三巴泣杜鹃。

自叹碧鸡词赋客,十年旌节竟空悬。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