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饶自昌国以诗见寄次韵二首·其二》
《文饶自昌国以诗见寄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海邦渺渺知何在,风入高帆顷刻过。

何似一樽湖上酒,月明安稳照寒波。

(0)
翻译
遥远的海外在哪里,大风吹过高高的船帆瞬间而过。
哪里比得上湖上的美酒,明亮的月光安静地照在寒冷的水波之上。
注释
海邦:海外。
渺渺:遥远。
知何在:在哪里。
风:大风。
高帆:高高的船帆。
顷刻:瞬间。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一樽:一杯。
湖上酒:湖上的美酒。
月明:明亮的月光。
安稳:安静地。
照:照耀。
寒波:寒冷的水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海上的景象的想象和感慨。"海邦渺渺知何在",开篇即展现出大海的辽阔与遥远,诗人对海外之地的探索之情油然而生。"风入高帆顷刻过",形象地描绘了风帆疾行,时间在海上快速流逝的感觉,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旅途的匆忙。

接下来,诗人对比起眼前的情景,提出"何似一樽湖上酒",表达了对平静湖面饮酒赏月的向往,那是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画面,与海上风浪形成鲜明对比。"月明安稳照寒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宁的氛围,月光洒在寒冷的湖面上,寓意着内心的平静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海上的壮丽景色与湖边的闲适生活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陈瓘的诗风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陈瓘
朝代:宋   字:莹中   号:了斋   籍贯:沙县城西劝忠坊   生辰:1057-1124年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猜你喜欢

秋日阅陈全人梁同庵英卓今遗稿感而赋诗并示诸子

瑟瑟西风薄暮生,百年衰柳几回荣。

镜花久逐东流去,水月犹怜独夜明。

断柬故人空有泪,当时孤韵已多情。

道心不向吾门冷,珍重云山好弟兄。

(0)

秋夜怀顿修

高秋静院寒先至,孤月长涂影倍怜。

生死顿疑千里外,悲欢徒忆十年前。

相看容易成岐路,共阅艰难更远天。

岁月岂堪离别过,残荷衰柳几潸然。

(0)

忆匡山旧居五首·其一

一回瘴海心难歇,两住匡庐计未成。

守院数人常入岭,开春随雁几归程。

溶溶石上新潭水,寂寂松间旧磬声。

庭下梅花经雪瘦,不堪重忆倚寒情。

(0)

雪五首·其三

濛濛万象独凭陵,何物光芒积素凝。

面目冷然遗草泽,肝肠如见托崚嶒。

若为热处偏成水,不耐寒多竟作冰。

惟有野人茅舍稳,断桥孤屿一枝藤。

(0)

秋日喜袁特丘刘同庵过访

门无分水绕长松,亦枉高轩林下逢。

竹院风高先见雁,经台日午不闻钟。

无心于世秋偏冷,有意寻僧梦独浓。

相对秖应閒着眼,百年踪迹问云峰。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九

山池荷未放,忽已过端阳。

花木宜天暖,人情耽夜凉。

去年苦不雨,今夏满方塘。

预卜秋田稔,可能无再荒。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