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溪上一坡斜,茅屋青林映白沙。
摩诘辋川空见画,文卿华谷旧通家。
怀人梦绕西堂草,为客春深上苑花。
容易北来容易去,看君何必泛仙槎。
黄溪溪上一坡斜,茅屋青林映白沙。
摩诘辋川空见画,文卿华谷旧通家。
怀人梦绕西堂草,为客春深上苑花。
容易北来容易去,看君何必泛仙槎。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黄坡储君视其弟丽中于翰林河冰既开索诗为别时戊寅正月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黄溪溪上一坡斜”,点出地点在黄溪边的山坡,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着,“茅屋青林映白沙”进一步描绘了茅屋隐于青翠林木之中,白沙滩的映衬更显静谧。
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王维(摩诘)和赵孟頫(文卿)的艺术世界相联系,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摩诘辋川空见画,文卿华谷旧通家。”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怀人梦绕西堂草,为客春深上苑花”两句,诗人借梦境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感叹春天深处的花开花落,寓含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收束全诗:“容易北来容易去,看君何必泛仙槎。”表达了对友人频繁往来的感慨,认为不必过于执着或忧虑,人生聚散本自然,如同乘仙槎般随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孰谓弟无子,兄子为后与子同。
孰谓天有知,三子夭以殇,无后翻在躬。
嗟而克明,为子克子兄克兄。
吴人至今传,为吏公且平。
嗟而克明,葬以一命服,祭以五鼎烹。
有子官度支,出典邦国刑,铁冠白笔纡银青。
过家上冢泣,所生以三尺。
孙嗣宗祊,谓天无知,天竟有知,嗟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