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偈》。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避免态度。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世人相反的态度,当别人追求名利时,他却选择逃离。"逃名"意味着不去争取名声,而"最要是无能"则表明他认为在世俗中争斗是不必要的,无奈之下也只能如此。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诗人对后来者有所嘱咐,希望他们能够珍惜那些剩余的美好("残风月"),而他自己则选择隐居于深山之中("自作深林"),甚至连和尚都不愿意交谈("不语僧")。
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