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院唱酬十一首.戏呈试官》
《试院唱酬十一首.戏呈试官》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只隔墙东便是家,悁悁还似在天涯。

客心不耐听松雨,归信犹堪饮菊花。

剪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

自惭空馆难留客,试问姮娥稍驻车。

(0)
翻译
仅仅隔着一堵墙东边就是家,忧郁的心情仿佛还在遥远的天边。
客居他乡的人无法忍受倾听松雨声,期待的归信却能借饮酒菊花聊以慰藉。
独自对着蜡烛看书倍感寂寞,突然发现沙中有宝,心情变得热闹起来。
我自感惭愧,这空荡的馆舍难以留住客人,试着问问嫦娥能否让她的车辆稍作停留。
注释
只:仅仅。
隔:间隔。
墙:墙壁。
东:东方。
便:就。
是:是。
家:家。
悁悁:忧郁的样子。
似:好像。
在:在。
天:天空。
涯:边际。
客:客人。
耐:忍受。
听:听。
松雨:松树下的雨声。
归信:回家的信息。
犹:还。
堪:能够。
饮:喝。
菊花:菊花酒。
剪烛:点燃蜡烛。
看书:读书。
良:非常。
寂寞:孤独。
披沙:拨开沙子。
见玉:发现宝石。
忽:忽然。
喧哗:热闹。
自惭:自己感到惭愧。
空馆:空荡的馆舍。
难留:难以留住。
试问:试着询问。
姮娥:嫦娥(月亮女神)。
稍驻:稍微停留。
车:车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试院唱酬十一首.戏呈试官》。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身处试院的孤寂心情,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首句“只隔墙东便是家”表达了诗人对家的近在咫尺却又仿佛天涯的心理距离,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悁悁还似在天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悁悁形容心情忧郁。

“客心不耐听松雨”写出了诗人难以忍受试院外松雨声带来的思乡之情,而“归信犹堪饮菊花”则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的问候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剪烛看书良寂寞”描绘夜晚独处的寂静与落寞,而“披沙见玉忽喧哗”则比喻在阅读中偶有所得的喜悦,短暂的欢愉与长久的孤独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自惭空馆难留客,试问姮娥稍驻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挽留客人(可能指试官)的自责,同时也借嫦娥的神话故事,寓意能否请她暂时停下行程,让诗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虞美人第二体

双涡红晕檀霞满。钿镜横波远。宿妆无奈是春前。

刘郎洞口谢娘船。思无边。鹌鹑啄破赪桐叶。

云掩圆蟾截。小楼回首绿烟迷。微风半夜揭珠帏。

认郎归。

(0)

踏莎行.夏闺,榴开葵放,深浅交映,触绪拈阕

雨过高楼,风来深院。黄莺着意枝间啭。

若能爱护护花关,双环深锁连花掩。

时序频更,流光易换。一池潋滟荷珠溅。

如钩月挂正当头,凤衫露湿榴花片。

(0)

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

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

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捲鲛绡。

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几回目眩魂摇。

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

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浴日海门潮。

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

(0)

秦楼月.月下闻邻女吹箫

箫声闹。多情人奏伤情调。伤情调。

风前月下,有愁谁告。吹落梅花春欲老。

人间应是知音少。知音少,此情惟有,嫦娥知道。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弄花香满衣

残腊辞梅,嫩寒侵柳,小园风送春来。

渐夭桃竞放,琼李争开。

相约西邻女伴,妆罢也、倚徙莓苔。

柔荑滑、弓鞋半褪,罗袜微歪。安排。

秋千架畔,试闲寻百草,笑赌双钗。

更揉红撚白,插鬓堆怀。

伫立湖山石上,错引得、蝶恋蜂猜。

花阴冷、归更雪缕,香溢妆台。

(0)

清平乐.忆妹.见《林下词选》、《瑶华集》、《词雅》

重门深处。听尽黄梅雨。千遍怀人慵不语。

魂断临岐别路。一天离恨分开。同携一半归来。

日暮孤舟江上,夜深灯火楼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