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二》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

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玄妙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行披荦确履苍虬”,生动地展现了行走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仿佛踏在古老的苍龙之上,既体现了登山的艰难,又赋予了旅程一种神秘的色彩。这里的“荦确”形容山路的崎岖,“苍虬”则借用了龙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第二句“曲径穿云古洞幽”,进一步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过云雾,进入古老洞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只尺风烟千里外”,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眼前的景象虽近在咫尺,却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风烟之中,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心灵自由的意境。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居然人境见丹丘”,点明了尽管身处人间,却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丹丘。这里“丹丘”常被用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其三

酒盏东篱欲领春,陶家霜月几精神。

眼前若把天机认,只恐先生亦未真。

(0)

泉上请司马赋诗

如斯山水客如斯,满眼鸢鱼活动时。

欲了相逢千古意,先生只索要吟诗。

(0)

梅花·其五

图绘相逢已太频,天谁传说许前身。

白头岂误和盐梦,只恐匆匆画未真。

(0)

西泺渔樵

一湾碧水漾清波,野舍村居趣更多。

烹鲤采薪随处乐,渔歌咏罢听樵歌。

(0)

屏架与椟工竣赋以志感·其二

玉检琅函什袭藏,神明至治共馨香。

有时舒卷休污损,也似民情勿剪棠。

(0)

赠隐者

一别曾经十数年,相逢醉态尚依然。

谈心频把眉翻上,论世还抛杖在前。

不料诗能每入细,最欣草亦可如烟。

蒹葭秋水何人赋,恐到回中又陟巅。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