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材。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材。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元宵节观灯的景象。"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两句,从高处鸟瞰,云层中露出的明月与满台的灯火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则是借助神话中的祥瑞之物——凤凰和大蛤蟆(六鳌),形象地描绘了车驾或灯船在空中与水面上的雄伟景致。
接下来的"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材"两句,通过对比昭陵(镐京)和汾河的春夏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缅怀。其中“沾”字暗示着酒宴上的愉悦,“陋”则表现出古风的淡远。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展现了人们在美好的音乐中共同享受欢乐时刻,同时也强调了皇帝赐予的尊贵酒杯——紫霞杯,突出了庆典的隆重与皇权的威仪。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盛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祥瑞之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