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声沈觉自非,贱身元合衣荷衣。
岂能得路陪先达,却拟还家望少微。
战马到秋长泪落,伤禽无夜不魂飞。
平生祗学穿杨箭,更向何门是见机。
十载声沈觉自非,贱身元合衣荷衣。
岂能得路陪先达,却拟还家望少微。
战马到秋长泪落,伤禽无夜不魂飞。
平生祗学穿杨箭,更向何门是见机。
这首诗名为《言怀》,出自唐代诗人张蠙之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十载声沈觉自非,贱身元合衣荷衣。"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十年以来声名未振,对个人价值产生怀疑,感到自己的才华如同被尘封的古老衣裳,不为世人所识。"贱身"一词尤其突显出诗人的自我低估和不甘心中的挣扎。
"岂能得路陪先达,卻拟還家望少微。"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未来前途的渺茫。他无法追随那些早已取得成就的人物,只能准备回归家庭,心中对于未来的希望也仅剩一丝微弱。
"战马到秋长泪落,伤禽无夜不魂飞。"
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氛围中的悲凉景象。秋天的到来,战马哀鸣,诗人内心的痛苦如同滴落的泪水,连续不断。而"伤禽"则是指那些因战争而受伤害的生灵,它们在夜晚也无法得到安宁,灵魂仿佛随风飘散。
"平生祗学穿杨箭,更向何门是见机。"
诗人自述一生只专注于学习如何制作箭矢(穿杨箭),却始终未能找到施展自己的机会。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才华未被发掘,也象征着时代的沉沦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时光流逝以及战争创伤的深刻描绘,传达了一种时代的喟叹和个人的无力感。张蠙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苦涩与外界的变迁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意画卷。
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
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
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
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
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
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
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
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
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
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
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
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
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
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
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
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
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
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
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
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
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周氏世寿堂诗》【明·顾璘】神尧御宇宙,举志法三王。政始重养老,下诏闻万方。昆邱寿谊翁,德俪四皓行。年纪百十六,眉鬓若秋霜。召之上殿见,作步甚康强。清问得孝理,赐归教其乡。郡有魏太守,治行尚循良。老老率先训,宾主体相当。降阶奉几杖,亲涤豆与觞。临郊再拜送,观者尽称扬。阖郡感滋化,斑白不自将。老翁既仙去,孙子皆淳庞。明智诵诗书,强壮力耕桑。三世并上寿,为国增休祥。四世产玄孙,俊拔如凤凰。三命作观察,肃肃振王纲。信哉仁者后,终然柱岩廊。乡里表厥宅,名曰世寿堂。遐迩传盛美,作颂比丝篁。蹇予附末响,朴拙匪成章。太史倘有述,终始差较详。
https://shici.929r.com/shici/5Q6iu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