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烱多才爱碧流,金明桥上对汀洲。
日沈水屋蒹葭晚,凉入山衣薜荔秋。
草色浅深行处合,岚光明灭望中浮。
鱼凫零乱扁舟集,浑似东湖钓石头。
杨烱多才爱碧流,金明桥上对汀洲。
日沈水屋蒹葭晚,凉入山衣薜荔秋。
草色浅深行处合,岚光明灭望中浮。
鱼凫零乱扁舟集,浑似东湖钓石头。
这首诗描绘了金明桥畔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刘永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姿多彩。首联“杨烱多才爱碧流,金明桥上对汀洲”开篇即点出地点与人物,杨烱在金明桥上欣赏着清澈的水流与对岸的沙洲,营造了一种文人雅士赏景的情境。
颔联“日沈水屋蒹葭晚,凉入山衣薜荔秋”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风轻拂的景象。日落时分,水面的房屋与岸边的芦苇在余晖中显得格外静谧,凉爽的秋风穿过山间的衣物,仿佛带入了一丝秋天的气息。这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凉爽与宁静。
颈联“草色浅深行处合,岚光明灭望中浮”则将视角转向地面,描绘了草地的层次感以及远处山峦间云雾的变幻。浅绿与深绿交织的草色随着行人的脚步而变化,而山间的云雾时隐时现,如同在远方漂浮,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与神秘感。
尾联“鱼凫零乱扁舟集,浑似东湖钓石头”最后以鱼群与扁舟的活动收束全诗,与开头的文人雅集形成呼应。鱼儿在水中游动,扁舟散落,整个场景仿佛是东湖钓鱼石边的生动再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吾闻天马不受绊,谁欤操此青丝缰。
拂耳顿足三万里,草头一点西风长。
绝其刍豆傥能走,世岂复有豢龙手。
玉镶金錽朱排沫,一战功成骨先朽。
伯乐不及支公癖,放与逍遥啖春碧。
汗血全乾四蹄重,不使银鞍覆虎脊。
得无覂驾更齧膝,致令画者三掷笔。
画者乃今曹将军,能通马语取马神。
飘飘尾鬣堆若云,蓄怒未许奚官驯。
猛士掣之力不均,祇恐绳绝飞且奔。
海西所画已难得,何况骐驎出西极。
君不见骐驎出西极,又言在德不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