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玉尺费裁量,纸价居然贵洛阳。
漫诩门前桃李盛,天教栽植到遐方。
海邦玉尺费裁量,纸价居然贵洛阳。
漫诩门前桃李盛,天教栽植到遐方。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风俗的富足与粗犷并存,以及教育在偏远地区逐渐普及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海邦玉尺”与“洛阳纸价”,巧妙地将地方的经济状况与文化发展联系起来。接着,诗人以“漫诩门前桃李盛”比喻地方的繁荣景象,但紧接着指出“天教栽植到遐方”,暗示这种繁荣并非仅限于繁华之地,而是扩展到了更远的边疆,象征着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普及。
诗中提到的地方教育事业,通过修建书院、招收学生、定期考核和提供教学资源,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养。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偏远、闭塞的地区开始涌现更多的有学问的人才,从而改变了地区的文化风貌,推动了文教风气的发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以及教育在促进文化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逗晓晴烟敛。过书云、祥开五日,漏添宫线。
葭莞飞灰微度暖,眷着梅梢尚浅。
怪深院、笙箫如剪。
非雾非烟浮月观,应麟书,吐处豪英产。
迟绣斧,启华宴。楚腰舞彻霓裳遍。
拥金船,柔纤莹玉,十分争劝。
醉入无何休莫问,日下长安非远。
况一点、眉黄新见。
掩鼻功名须办了,赋归来、却访乔松伴。
应未许,雪枝汗。
挽红留翠,为东皇、那住二分春色。
燕舞回风莺度曲,晴昼光生瑶席。
天女擎香,长庚入梦,还有飞仙谪。
方瞳方颊,玉壶清浸胸臆。
休问辟谷延年,介君眉寿,自有阴功□。
膝下鹓雏俱擢秀,争奋摩天云翼。
白雪声中,黄流影里,且放琼舟侧。
醉乡深处,兴来时拊金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