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岁》
《残岁》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古风

山城迫岁暮,阑街儿女喧。

老氓来负布,伛偻行且言。

杂果陈道侧,列圈多鸡豚。

谷贱不敌钞,祀事安可喧。

明时宜丰乐,徵索无乃繁。

岂独吏治敝,奢风变丘园。

婚嫁盛纨绮,肆筵亦劳烦。

况复夜昼饮,不计罍与尊。

生事岁几入,费出乃纷纶。

岂不有称贷,旦暮闻扣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描述一个山城在年末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首句“山城迫岁暮”,点明地点和时间,山城临近岁末,预示着一年即将结束。接着“阑街儿女喧”描绘了一幅喧闹的街头场景,孩子们在街上嬉戏,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老氓来负布,伛偻行且言”描绘了老人们背着布匹,弯腰行走的情景,他们或许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年节准备物资,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可能并不富裕。

“杂果陈道侧,列圈多鸡豚”描述了路边摆放着各种水果和鸡豚等食物,这既体现了节日的庆祝氛围,也暗示了社会上不同阶层的生活差异。

“谷贱不敌钞,祀事安可喧”指出粮食价格低廉却无法抵消货币的价值,祭祀活动的喧嚣可能是因为对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明时宜丰乐,徵索无乃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即在清明的时代应该充满欢乐,但现实中的征税过于频繁。

“岂独吏治敝,奢风变丘园”指出问题不仅仅在于官府治理的失职,更在于社会风气的奢华过度,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婚嫁盛纨绮,肆筵亦劳烦”描绘了婚礼上华丽的服饰和繁琐的宴席,反映了社会上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况复夜昼饮,不计罍与尊”进一步强调了人们不分昼夜地饮酒聚会,忽视了生活的实际需求。

“生事岁几入,费出乃纷纶”总结了人们一年的生活开销巨大,费用支出杂乱无章。

最后,“岂不有称贷,旦暮闻扣门”表达了人们为了应付这些开销不得不借贷,每天都能听到敲门声,反映出了社会经济压力之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末年社会中贫富差距、奢侈浪费、官民矛盾等问题,以及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坐常朝班口号

晴开紫禁引仙班,花气馀春忘晓寒。

能赋谁工鹦鹉笔,看人新换鵔鸃冠。

八方无事军书省,九处堪疑乡梦阑。

且喜阳和布新令,麦成茧熟慰天颜。

(0)

百香诗·其六十三梅

美玉精神鹤膝长,冰霜国里破天荒。

魁名且占群芳上,异日调和鼎鼐香。

(0)

百香诗·其五十二采莲

小小兰舟载艳妆,琵琶声里水风凉。

玉纤折断红云朵,日暮归来满袖香。

(0)

长沙

碧湘门外渺寒波,欲采芙蓉奈晚何。

今夜黄陵庙前月,茜裙谁唱《竹枝歌》?

(0)

述怀·其一

仕宦已三世,我岂石隐流。

高堂渐斑白,诚怀捧檄谋。

三釜计不就,五亩遄归休。

长跪谢阿母,阿母屡点头。

折腰非尔愿,饮水非吾忧。

(0)

白云簃杂咏之一

临风双鬓影飘萧,手把残编慰寂寥。

贤母自能知陆续,直臣幸免祭皋陶。

谤深谁为珠犀雪,路远拚将髀肉消。

闻道恢恢天网阔,那囚鸾凤放鸱枭。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